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有口卻不中魚?考慮下這四個方面!

有口卻不中魚?考慮下這四個方面!

漂動,提竿,中魚,遛魚,上魚,入護,這是釣魚人最喜歡的流程,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常常到了提竿這一步,就沒有然後了。窩裡有魚吃餌,也不是小魚鬧窩,但是提竿卻沒有中魚是為什麼呢?

1、調漂

調漂這個技巧,不是固定的,在垂釣前想好的目數,調好之後也不一定能上魚,如果在一段時間後,漂仍然沒什麼反應,那麼就需要根據魚口情況再去調整靈頓。首先調的太靈,是最容易出現提竿不中魚的情況的,釣的太靈只要魚一動餌料,浮漂就會有動作,此時提竿往往不會有正口魚。排除小魚鬧窩因素後,在魚口好的季節,魚只要吃餌果斷,靈一點也是可以的。但是冬季一般不適合釣靈,因為冬季水溫低,魚吃餌一般會多次試探,如果釣靈幾乎就不中魚了。所以釣頓一些,過濾掉觸碰和試探餌料此類小動作,就比較容易抓到正口。

2、餌料

餌料種類繁多,有商品餌,葷餌,還有自製的餌。形態各異,軟的,硬的,方的,圓的,那麼怎麼選擇呢?如果不考慮小魚的影響。通常來說,餌小而且軟,是最好下口的,使用此類餌料會極大的減少魚試探過程,可以理解為實口出的早。而使用硬餌,魚就難免會去試探,嘗嘗味道,然後才真正吃下去。提竿不中魚的情況在使用硬餌和大餌的時候居多。冬季一般使用小餌、軟餌,否則魚吃的不順暢,漂相亂七八糟,提竿不提竿都不合適。餌小而且軟,盡量讓魚一口吞下,這樣就能提高抓到正口的幾率。

3、線組

一般來說,線組的粗細搭配是和目標魚的大小成正比的,當然魚鉤也是這樣。提竿不中魚,線組上原因都是因為魚鉤過大過重導致的。首先魚鉤過大,不管拉餌還是搓餌,餌團都比較大,對於小體型的魚來說,根本吃不下去。小鉤可以釣大魚,但是大鉤釣小魚的成功率就低很多,所以提竿不中魚的現象非常正常。以冬釣鯽魚為例,通常0.4-0.6的子線,搭配2、3號的袖鉤,袖鉤首先是細條的,比較輕,其次這個大小在冬季通殺鯽魚。

4、魚

魚受到季節的影響,水溫低的時候開口小,吃餌不果斷。除此之外還有人為的因素,比如經常有人垂釣的釣點,魚經過不少釣友的訓練,變得吃餌非常狡猾,也是我們常說的猾口魚,釣滑口魚如果方法不當,空竿幾率很大。猾口魚並非不吃餌,而是不敢吃魚鉤上的餌,喜歡吃散落下來的餌料。應對這種情況有2個方法,首先調漂要釣頓,調低釣高,保證餌料霧化完魚鉤還是在水底的,其次可以使用霧化好的搓餌,這樣餌料到底後慢慢散落霧化,在水底成一小團,猾口魚在吃水底散落餌料的時候很容易把水底的魚鉤吃進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海釣魚 的精彩文章:

吃完羊骨先別扔,野釣鯉青鰱效果都還不錯
釣鯉魚餌料的配方秘訣,大蒜的味道不礙試試

TAG:四海釣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