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家!兩次南極 跨越10年 唯有珍惜

回家!兩次南極 跨越10年 唯有珍惜

天一黑便來到甲板上,銀河非常清楚,很容易就找到了南十字星座,全天最亮的恆星天狼星和第二亮的老人星都在視野里,順著它們的連線延伸出去,就能找到大、小麥哲倫星雲,

一路走來,有艱辛,有愜意;有歡笑,有厭惡;有驚喜,有遺憾……也有時間思考很多事情。

2019.02.20

今天我們在印度洋南緯49度附近一個法屬的小島邊上游曳避風10個小時左右。離開島嶼大概10海里,但天氣不好,連島也看不見。

圖註:雪龍船避風航跡

趕上是德子的生日,剛好船不太晃。我們在一樓餐廳又舉行了團建。大家回船之後,團隊意識依然很強,畢竟幾個月摸爬滾打在一起。

2019.02.21

崑崙站的分層氣象站在持續採集數據並傳輸回北京。

圖註:最近一周近地面不同高度的溫度變化。2月15日由於設備等原因,數據傳輸中斷一次

圖註:最近一天(2月19日12點到2月20號12點)近地面不同高度的溫度變化。隨著高度增加氣溫升高,這被稱為逆溫現象,可以看到當天地面0米和14米之間溫差最大超過6度,冬季極夜時溫差甚至更大

雪龍船上,武俠小說複習完了,後面要抓緊做總結工作了。

2019.02.22

今天過了西風帶,船平穩多了,但據說後面天氣又不好。

晚上去找老鄒聊天,他第26次隊是我哥,這次他是越冬後接著做泰山隊的機械師,所以來的時候不在船上。他跟固定翼飛機的侯兒哥侯昌偉住一屋。我一直說侯兒哥應該是內陸的人,聊天才知道,他第32、33次都去了崑崙站,本來就是我們的人。

圖註:鄒正定在檢查內陸發電機

老鄒從2006年參加南極科考起,14年一次也沒有斷過,大家都叫他鄒老英雄,名副其實。年紀輕的也叫他鄒叔,他是內陸第二個叔,第一個是老崔。大家開玩笑說老沈多年以後可能會成為第三個叔。

2019.02.23

又遇到一個氣旋,船晃得比在西風帶還厲害。桌子上茶杯等能倒的東西都已經放倒了,夜裡聽見衛生間地上的東西來回滑動,直到卡住;隱約還聽見隔壁房間大件物品的聲音。

我們隊現在只有曉鵬有點暈船,他多數時間都在地下一層的多功能廳準備材料,那裡晃動小多了。但抗暈船最好的辦法還是躺床上。

2019.02.24

每次晚上到甲板,天都是陰沉沉的。今晚運氣好了一點,可以看見星。

月亮掛在東邊低空,按照星圖,在雲縫裡找到了南十字星座,但大、小麥哲倫星雲是絕對看不見的。

過幾天就到赤道了,南天的星空漸行漸遠,留點遺憾也好。只是老隊長交代的任務沒有完成。

2019.02.25

晴天了!

在開闊的海面上,藍天白雲總是讓人心情舒暢,可以一眼看到天的盡頭。

天一黑就到甲板上,銀河非常清楚,也很容易就找到南十字星座。全天最亮的恆星天狼星和第二亮的老人星都在視野里,順著它們的連線延伸出去,很容易就能找到大、小麥哲倫星雲,這是肉眼僅能看到的兩個銀河系以外的星系,雖然看上去就是模模糊糊兩團雲。

圖註:天狼星、老人星和大麥雲LMC,還有從上到下的銀河。小麥雲在右下角照片的外面

圖註:南十字星座、大麥雲LMC和小麥雲SMC,還有銀河

在船上拍星空,星星總是在跳舞,反過來想,我們其實是看到了船的晃動。

圖註:南十字星座的「舞姿」

此行雖然沒有看到極光,但收穫已經非常多,也該知足了。

上次回來,有一個算命很準的朋友跟我說,我命中缺水,應該多去有水的地方,比如南極。

結束語

一路走來,有艱辛,有愜意;有歡笑,有厭惡;有驚喜,有遺憾……也有時間思考很多事情。當一切都隨浮雲散去,留下的是「珍惜」二字。兩次南極,跨越10年,這個印記卻更深了。

感謝所有信任、支持和關心我的朋友們。感謝所有隊友、雪龍船、考察隊、極地中心和極地辦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

日記作者

商朝暉,國家天文台南極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家、博士生導師;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崑崙隊隊長。

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圖解中國科學院科學數據管理與開放共享辦法
科學家製備出液體中穩定存在的還原態單核鉑原子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