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都挺好》姚晨被親哥暴打:手足情深,怎麼就成了手足相殘?

《都挺好》姚晨被親哥暴打:手足情深,怎麼就成了手足相殘?

如果希望兄弟姐妹之間

是有愛的

我們首先就要

給足孩子們愛和鼓勵

文 | 火星主婦

本文由親寶寶原創首發

1

托爾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最近我追的電視劇《都挺好》,就是這樣一部花樣展示「家庭不幸」的電視劇。

劇一開始,大家長老太太就去世了,於是三兄妹的往日各種糾葛和恩怨開始浮出水面,再現了所謂的手足是如何誤解、疏離,甚至相殘的,細節真實到可怕。

尤其是老二明成和老三明玉,不僅關係不好,還從小打到大。

第21集里,明玉明成之間有了一個小誤會,因為過去三十多年仇與怨的堆積,誤會最終釀成了不幸的後果:

明成把明玉打進了醫院,明玉要起訴明成故意傷害罪。

網友把這齣劇稱為「大型的二胎警示片」,很多人表示看完不敢要二胎。

作為一位多胎媽媽,我看電視的時候,也總是提著一顆心。

並不是劇情有多緊張,而是我從中發現,撫養多個孩子共同成長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現在有太多二胎家庭的父母,本身就是獨生子女。

小時候孤單的成長經歷,讓他們成家以後更願意生兩個孩子,讓彼此之間有個陪伴。

可是,二孩如果養不好了,我們希望的手足情深,有可能會變成手足相殘。

2

二孩養育中,不能偏心。

偏心,是一個古今中外都存在的問題。

有一種說法,認為偏心是一種本能。

動物會本能地更偏向更大或者更優秀的孩子,因為他們更能將家族基因延續下去,這是一種生物學上的自戀情結。

可即便偏心能被科學地解釋,偏心造就的傷害,卻是孩子一生都難以和解的。

《都挺好》里明成和明玉之間的隔閡,幾乎就是媽媽偏心太過一手造成的。

明成周末,媽媽會給做好吃的,還要叫明玉給他洗衣服;

明成大學考不好,媽媽花錢給上二本;

明玉本有希望上清華,媽媽非逼著去念了師範;

明成找工作娶媳婦要用錢,媽媽二話不說就賣房,啃老啃到老太太去世;

明玉18歲以後就再沒拿過家裡的錢... …

媽媽對明成的溺愛、包辦,造成他如今事業低迷;明玉雖然事業有成,但從小缺愛的她,在親密關係上總是無法更進一步。

而且,媽媽的偏心讓兄妹倆都無法看清彼此的優點:

明成對媽媽的孝敬,在明玉眼裡就是嘴甜而已;而明玉在物質上反哺雙親,卻被說成「不就是有幾個臭錢」。

其實,所有的偏心都會造成同樣的後果。

比如《歡樂頌》里樊勝美和他哥哥,《請回答1988》里德善和她的姐姐,都和明玉明成一樣。

不被偏愛的節節敗退、絕境里逼自己成長;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常常是一事無成。

兩者之間互相仇視,誰也瞧不起誰,誰也無法原諒誰。

偏心之下,兩個孩子,其實都是輸家。

3

二孩養育中,不能鼓勵競爭和比較。

我一個朋友婷婷,曾經用一個「星星表」的東西管理自己的兩個孩子。

孩子如果做了好事,比如自己吃飯、按時睡覺等,就可以獲得一個星星。

每到周末,把兩個孩子獲得的星星數進行比較,多的那個可以得到冰激凌作為獎勵。

剛開始一切都很好,可過了新鮮期之後孩子們就懈怠了,但是對星星的得失又很在意。

如果自己沒得到星星而對方得到了,孩子就會哭鬧很久,最後兩個孩子還經常為星星吵架甚至打架。

通過使孩子互相競爭來管理孩子的辦法,相信很多父母都用過。

這些辦法雖然有用,但是會讓孩子習慣於爭奪父母的愛,而其中必然會有一個輸家。

他們輸掉的不只是幾顆星星,更是父母的關注和在乎。

我們家的老大,學習不需要我操心,人也安靜乖巧,親戚朋友見了無不稱讚。

弟弟則和老大完全不一樣,是個風一樣的男子,我們這些大人,掛在口頭的話就是:

你怎麼和你哥一點都不像。

你要是學你哥乖一點就好了。

後來有一次睡覺的時候,弟弟悄悄和我說:

媽媽,我覺得我什麼都不會,是個笨蛋。我不會算5 5,也不會念英語,也搭不出會動的風扇,我存的零花錢也沒有大哥多,我覺得我永遠比不上大哥。

孩子這番話,越說聲音越小,卻聽得我整個人,耳朵嗡嗡響。

我們以為通過比較、競爭,可以激發孩子變好的能力,殊不知,父母每一次當「裁判」,就是在輸掉孩子自己的自信、開朗和積極。

4

二孩養育中,父母不用一碗水端平。

威廉·西爾斯博士曾說過:

「每個孩子都覺得他在父母眼中是特別的。」

雖然我們常說要一碗水端平。但是兩個孩子有不同的年紀、不同的性別、不同的性格和愛好,我們又怎麼能用一套同樣的做法,去對待他們呢?

我們該做的是,是去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獨特之處,然後充分地去鼓勵他們。

研究證明,當他人欣賞我們的成就時,我們會覺得與他們發生了積極的鏈接。

所以,孩子們的關係,是可以在互相肯定彼此的成就中得到鞏固的。

有一段時間,我在家裡每天給三個孩子各寫一句鼓勵的話。

那幾天里,孩子們真的沒有吵過一次架。就算想玩同一個玩具,他們也會自發地好好商量,根本不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去干涉、制定規則。

父母愛的方法可能不同,但是每個孩子得到的愛都應該是平等的。

雖然我們不可能給孩子買一樣的玩具、衣服,陪孩子完全玩一樣的遊戲,但是如果我們能滿足孩子不同的需求,那他們自然就不會羨慕兄弟姐妹得到的。

5

二孩養育中,家長不要介入孩子的紛爭。

比較顛覆大家認知的是,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認為,在二孩家庭,家長需要儘力不介入孩子的紛爭。

我們中國家庭常見的處理二胎紛爭的模式就是以大讓小。

但是真相卻是,很多時候,家裡的老二會故意製造爭端,然後讓父母介入保護自己,以此來尋求爸爸媽媽的關注。

《少年說》里有一期,一位叫崔兢的小姑娘,在天台上哭著和爸爸喊話:

「每次妹妹招惹我,你能不能不要總是不管事情的真相就責怪我!你能不能相信我一次!」

所有觀眾都看到了小姑娘背後的委屈,只有她爸爸還是在不停重複「妹妹比你小6歲」,「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么?」

毫無原則的站隊,最傷子女的心。

如果兩個孩子發生了爭吵,甚至打架,應該怎麼處理呢?

《正面管教》一書提出了一個「3B原則」的辦法——

在不會引起安全問題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做到:走開(Bear it )、 忍受(Beat it)、引導孩子走出爭鬥(Boom them out)。

走開,即告知正在吵架的孩子,我知道你們在吵架,但是我不打算處理,而且我還要先走開一會兒。

忍受,即留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吵鬧,但是不干涉。

引導孩子走出爭鬥,就是將孩子從爭鬥的情境中拉開,不批評不評價,並且對他們一視同仁。

比如,可以讓兩個孩子都回自己的房間冷靜一下,或者說「等你們不再吵架之後,我們再出門去買東西。」

家不是賽場,不需要裁判;家也不是法庭,不需要法官。

家是一個溫情的場所,孩子只是需要爸爸媽媽。面對孩子的紛爭,不偏袒誰,不同情誰,才是二孩家長應該要做的。

6

在心理諮詢領域,有一個「愛之杯」的概念。就是說,只有當一個人深感自己是被愛的、他的「愛杯」是滿的時候,他才能有多餘的愛,去給到別人。

所以,如果希望兄弟姐妹之間是有愛的,我們首先就要給足孩子們愛和鼓勵。

在《平和式教養法》一書中,作者勞拉·瑪卡姆博士認為,養育二孩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力愛每一個子女。

有人說,父母是我們和死亡之間的一堵牆。

但是,如果有了手足,我們還可以有多一份相伴、多一份勇氣,去直面死亡,去笑對生活。

所以,好好養育我們的二孩吧,讓這一份手足情深,可以陪他們永遠。

關於二胎養育

你最擔心的事情是什麼

或者你有什麼經驗

可以和大家分享

留言跟軒媽說說吧

微信改版之後,

你是不是經常找不到軒媽了,

按照下面的提示

把親寶寶育兒「設為星標」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寶寶 的精彩文章:

婚姻好不好,看女人的長相就知道了!
寶寶什麼時候才能學會翻身?

TAG:親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