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81.空在這個大覺裡頭,就像大海裡頭有那麼一個浮泡一樣

181.空在這個大覺裡頭,就像大海裡頭有那麼一個浮泡一樣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181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就這位妙吉祥菩薩,佛吩咐他在這「十八界」和「七大」里,要選擇圓通。十八界再加上七大,是二十五個。

這二十五個都是什麼呢?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再加上七大。七大是什麼呢?七大就是「地、水、火、風、空」,加上「見、識」。這二十五,就是二十五聖所修的圓通法門。

現在文殊菩薩就要在這二十五個法門裡頭,選擇一個最圓通的法門來教阿難,乃至於我們現在的這一切的眾生好修行。

文殊菩薩奉佛這種慈悲的懿旨,即從座起:文殊菩薩和這些阿羅漢,在佛前都有座位的。不像那個火頭金剛,在佛前沒有座位給他坐的,他就是站著的。本來我們這個懶蟲,也應該站著的,不過我看他太辛苦了,也原諒他,叫他坐著;他的個子太大,人家坐著他站著,這最好了!

那麼文殊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他稟承佛這種威神,對著佛來說了一首偈頌。偈頌,就是或者四個字、五個字,或者六個字、七個字,或者四句、六句,或者八句、十句;是按著經的意思,來說這個偈頌。

覺海性澄圓 圓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覺海性澄圓:「覺」,就是覺悟;海,不是大海,是「覺海」。這個覺海是無量無邊,沒有邊際的,包括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在這個「覺海」裡頭。「性澄圓」,這個覺海的本性,它是既澄清而又圓滿的。

圓澄覺元妙:這種圓滿而澄清的覺海,本來它是一種微妙的。元明照生所:因為在這個微妙裡頭,依真起妄──在本來這個「明」上,生出一種的妄來;因為有了妄,所以就「照生所」。本來這個覺海裡邊具足一切,沒有不是如來藏性的,但是因為有一念的無明,在這個時候生出來一種的妄。

因為有這個妄,就有了一種「所」。這個「所」,就是「塵相」,所有的塵相。所立照性亡:因為有了妄,所以本來覺海那種光明的照性,就不顯現了!好像萬里晴空生出來雲彩,把自性的光明就給遮住了。

因為有了妄,有了「能」、又有「所」了。本來能、所雙亡的,沒有能、也沒有所;在這個覺海的本體上,一法不立,什麼都沒有的。那麼依真起妄,生出這種妄想來,就是那「晦昧為空」。前邊經上,不講「晦昧為空」?本來在這個如來藏性上什麼也沒有,但是因為久而久之,它有一種瞪發勞相,晦昧為空,這就生了一種妄。

迷妄有虛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 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 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 況復諸三有

迷妄有虛空:因為有這種晦昧,就生出來一種虛空了。這虛空,都是在這個覺海裡邊生出來的。所以後邊偈頌上就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這虛空,我們認為是很大了,但是在大覺性裡邊,它就像海裡頭一個水泡那麼小。

你說,那多小呢!所以說「迷妄有虛空」,因為你依真起妄,有了妄了,然後就有了虛空。依空立世界:有了虛空,然後就立出世界來了──有這個十方,又有三世了。想澄成國土:因為依空立世界,由這個妄想和澄清的這種性,又變成國土了。知覺乃眾生:有這一種「知」和「感覺」,那麼這就變成眾生了。

前邊偈頌說,「覺海性澄圓」,說這個「覺」像個大海,它的性是清凈而圓滿的。「圓澄覺元妙」,它這種清凈圓滿,本來是非常的微妙的。現在說空生大覺中:我們人人都知道有個虛空,這個虛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我們知道嗎?我相信是沒有人知道的。為什麼沒有人知道呢?因為這個虛空特別大,沒有人可以知道虛空的邊際和來源。

虛空的母親是誰,也沒有人知道,只知道是虛空。現在,在《楞嚴經》上給你指出來了。這個「空」,是在大覺這個覺性裡邊生出來的!不單在這個大覺性里生出來的,它在這個大覺的覺性裡邊非常的渺小,非常之小的。有多大呢?如海一漚發:虛空在這個大覺裡頭,就像大海裡頭有那麼一個浮泡一樣。「漚」,就是一個浮泡。所以你說,這個虛空在大覺裡邊,它是多麼小呢!

有漏微塵國:這所有一切的有漏。什麼叫「有漏」呢?就是欲漏、有漏、無明漏這三種。那麼在這麼多的有漏的微塵國裡頭,皆依空所生:這一些國家又是在虛空裡頭生出來的。空在大覺裡邊生出來的,這一些國又是在虛空裡頭生出來的。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虛空在大覺裡頭,好像一個漚一樣;這個漚若滅了,虛空也就無有了,何況這一切「三有」的世界呢!「三有」是什麼呢?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就是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這三有,也是在虛空裡頭生出來的。那麼空都沒有了,何況三有呢?三有也就沒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180.想要修行得到菩薩乘的、無上道,哪一個法門是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呢?
148.這個滅盡定,就經過幾千年,也就像這麼一彈指的時間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