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十人九不知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十人九不知

在我國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根據多年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來的豐富經驗,後人大家覺得說的很有道理,就被廣泛流傳開來。由於老輩人大多都沒有什麼文化,所以這些話語就顯得有些俗氣,不像詩詞那麼辭藻華麗,有很美的意境,俗語的語言都很樸實無華,反應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蘊含著一些道理。

俗語的內容也是相當豐富,關於生活方方面面的都有,後時候老人教育晚輩,也會用到一些俗語,聽起來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有一些對我們人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義。還有一些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生活的一直嚮往和期待。其中就有這麼一句:「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十人九不知!

我們先來看看「床不離七」是什麼意思?我們先來解釋一些「七」在這裡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七的讀音和妻的讀音相同,在這裡就是代表妻子的意思。古時候的傢具都是找木匠專門打制的,木匠會在打造床的時候,會在長寬尺寸的末尾數都會是數字7,他的諧音也就是妻。我們都知道,結婚娶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人們都很重視。所以床的尺寸用7,也是表達人們能夠順利娶到妻子,和和美美,白頭到老,這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待。

了解了上面一句的意思,這句「棺不離八」大家也就很好理解了。棺材其實並不是什麼忌諱的物品,以前在農村,老人們都會提前給自己準備好一口上好的棺材,這倒不是希望自己早死,相反的這樣做是希望自己能夠長壽,就是老人常說的「壓壽」。所以古人在打造棺材的時候,棺材的尺寸也就會八有關,八代表著發,也就是希望能夠升官發財的意思。

而「桌不離九」,桌就是我們吃飯的飯桌,而數字九就代表酒的意思。我們都知道,農村人都十分樸實好客,但是那時候家裡窮,酒是招待客人最好的東西,放在家裡自己都不捨得喝,等到家裡來了客人,他們就會拿出來好酒好菜,來好好的招待客人,一定要讓客人吃飽喝好,這也說明了主人十分熱情好客。

其實關於這句俗語,前面還有一句,那就是「凳不離三」,這個三其實是有個歷史典故的,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桃園三結義。眾所周知,劉備、關羽、張飛是最講義氣的結義兄弟,大家都拿他們當楷模。這也表達了坐在凳子上的兄弟,要像劉、關、張一樣,雖不是親兄弟,但是比親兄弟還要親,要互相照應,親如一家人一般。

其實關於這樣的講究,在農村還有很多,比如做門框的時候,門框的尺寸會和「五」有關係,代表的意思就是「五福臨門」。解釋完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了吧,從這句俗語就顯示出了我們老祖宗的聰明智慧,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待,和先人對生活的一種樂觀態度。大家還知道哪些這樣有趣的俗語啊,可以互相分享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花5根金條買下一件瓷器,現估值10億!為何40年只露一半?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精華,少為人知,蘊含人生哲理

TAG:老張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