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出生後不吃不喝,御醫找來一位拿豆腐的村婦,康熙:重重有賞

雍正出生後不吃不喝,御醫找來一位拿豆腐的村婦,康熙:重重有賞

導讀:在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黃各庄村外,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清代陵墓,整座陵墓坐北朝南,陵墓由神道、大小宮門、石牌坊、寶頂組成。所有建築物上全部覆蓋黃色琉璃瓦,大宮門的門板上排列有81顆門釘,清史專家介紹說:黃色琉璃瓦、81顆門釘在清代,只有帝王才能夠使用的,就算一些親王都不可以用。那麼大興這座陵墓的主人是誰?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座逾越禮制的墓葬呢?

根據當地縣誌記載,這座陵墓的主人是雍正皇帝的奶媽——恭勤夫人謝氏墓。清朝皇帝為奶媽修建陵墓並沒有明確的禮制規定,不過從現在保存下來的奶媽陵墓來看,等級應該比妃嬪還要低。妃嬪陵墓只能使用綠色琉璃瓦,為什麼這座奶媽墓居然使用了黃色琉璃瓦呢?

據當地村民講,這座陵墓並非本來面目,前幾年村中為了發展旅遊,特意將陵墓重修了。當地政府為了美觀還是將琉璃瓦改成了黃色,並將墓葬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不過村民表示,在重修之前這座陵墓的規模也很大,照樣有石牌坊,是雍正皇帝親自為奶媽修建的。這位恭勤夫人謝氏究竟是何人?為什麼死後雍正還要為他修建奢華的陵墓?

清康熙十七年(1678),雍正皇帝胤禛出生於紫禁城永和宮,母親是德妃烏雅氏。按照清朝後宮的規矩,皇子不能由生母親自撫養,所以雍正一出生就被送到皇后佟佳氏那裡撫養。據說當年胤禛出生後一直啼哭,換了好幾個奶媽就是不吃奶,找來御醫診治後也全都束手無策。

眼看小皇子越來越虛弱,康熙皇帝龍顏大怒,下旨京城之內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家中,只要是哺乳期內的福晉、夫人都到宮中,為胤禛餵奶,結果四阿哥仍然啼哭不止,就是不肯吃奶,這可急壞了康熙。

就在康熙要放棄的時候,一位宮中的術士向皇帝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這位術士對康熙皇帝說:「四阿哥生來不凡,乃是上天真神下凡,要想治好他的病,必須到京城周邊,找到一位手托玉印,腳踏青龍的婦人,才能化解這場疾病。」

康熙皇帝本不太相信術士的話,但只能有病亂投醫,死馬當活馬醫。於是下旨給順天府尹,讓他立刻在京城周邊尋找一位婦人,要手托玉印,腳踏青龍。接到聖旨後,官差不敢怠慢,每天外出尋找。

有一天兩個官差來到大興黃各庄,正好看見一位婦女路過一片田地,只見她手裡托著一塊豆腐,在田間的地壟上行走。官差一看大喜,這不正是「手托玉印(豆腐),腳踏青龍(田壟)」之人嘛!於是立刻上前將情況告知婦人,將其帶入宮中。

婦人到了宮中之後,說來也怪四阿哥果然不再啼哭,開始乖乖的吃奶。從那之後,這位謝氏婦人一直留在宮中,充當四阿哥的奶媽,直到雍正長大成人。為了感謝奶媽的救命和養育之恩,雍正登基之後,冊封她為「恭勤夫人」,並在其去世後修建了這座頗具規模的墓園,加以懷念和褒獎。

參考文獻:《清史稿》、《大興縣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兵馬俑坑下面是什麼?還有文物和古墓嗎?考古專家:決不能往下挖
考古隊發掘光緒墓,一名軍醫爬進皇后棺材,五秒後跑出來嘔吐不止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