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俗語「早清明,晚寒食」,啥意思?清明快到了不妨看看

俗語「早清明,晚寒食」,啥意思?清明快到了不妨看看

俗語「早清明,晚寒食」,啥意思?清明快到了不妨看看

最近各地都下起了春雨,這一場場春雨除了預示春天的腳步到來了,不知道還讓你聯想到什麼呢?老吳想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每年的清明基本上都是在雨天中度過的,這種陰雨天的天氣剛好和清明節的氣氛相吻合,從這點上來看,天氣也是和人共通的。

不過老吳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不是和清明相關的氣候,而是要和大家介紹一句和這個節日有關的俗語,那就是「早清明,晚寒食」,為什麼老祖宗告訴我們:清明節祭祀祖先要提前,不能推後,而寒食節剛好相反,正常都是選擇推後。那我們來看看老祖宗這麼做的依據是什麼。

其實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的時間很接近,寒食節原本在清明之前,但由於兩個節日都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所以慢慢地大家就將這兩個節日合併在一起了。寒食節推遲,清明節提前,這樣就剛好合二為一了。所以現在講到寒食節,大家就默認其是清明節。

而關於這兩個節日一個提前過,一個推遲過,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清明節祭祖的時間越早就代表著子孫越孝順,提前給祖先燒紙錢,就能讓先人改善伙食、增添衣物,這也是做後代的一點心意。

其實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就好比一些特殊的節日,如父母親的生日、父親節、母親節等,若是你能在別人之前就為父母送去祝福,父母的內心肯定很開心。而若當別的父母都沉浸在過節的喜悅氣氛中,你還遲遲沒有任何表示的話,雖然父母嘴上不說,但是內心多少有點失落。我們逝去的祖先也是如此。

那趁著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再來學習一下清明祭祖要準備一些什麼東西:

第一,要提前準備深色,最好是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清明節既然是祭祀死去的祖先,那麼氣氛難免帶點憂傷和壓抑,若這個時候你穿著大紅色的衣服,整個人顯得很喜氣,那就是對祖先的不尊重,也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不懂事。

第二,要準備好紙錢、蠟燭等,在農村清明節祭祖大部分是在山上進行,這個時候還要帶上鋤頭等工具,幫助祖先把墳墓周圍的雜草整理乾淨。至於現在市場上做的很精美的汽車、手機等東西,建議大家不用浪費錢去購買,因為這對於祖先來說都是沒什麼意義的,與其花這些錢,我們還不如好好照顧在世的老人。

第三,準備好祭祖所需供品。水果、大魚大肉等這些都是必備的,若你們的祖先生前喜歡喝酒抽煙,這個時候也可以帶上煙酒來孝敬他。

聽完了介紹,以後大家聽到大人講「早清明,晚寒食」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融若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人言:「女人當家,房屋倒塌」,是何意?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大年初六幹什麼?老祖宗流傳下來7個習俗,整年的運氣都看這一天

TAG:融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