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春季祛濕養脾

中醫:春季祛濕養脾

春主肝屬木,易克脾,雨水增多,寒濕之邪易困脾,故養生重點是養護脾胃。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強弱決定人之壽夭。「健脾和胃」是經典春季養生項目,通過調理可使脾胃經絡保持暢通,提高脾胃功能,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養生參考

春季空氣濕潤,天氣暖和而不燥熱,正是養生的好時節。春季潮濕,應以祛濕養脾為主。除調理脾胃外,起居上則重在清心寡欲,勞逸結合,不過度工作、娛樂,以養元氣。

調理脾胃須單舉

這是《八段錦》的動作之一,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律的人常常練習。

方法: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掌上舉,五指並緊,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力在掌根。動作復原後,兩手交替反覆進行,反覆多遍。手掌起落動作要慢,不可急。

按揉血海三分鐘

春應肝而養生,要想讓肝氣順暢生髮,除了要疏肝理氣外,還要使肝血充足。最好每天按揉血海穴3分鐘,這樣可以更好地鼓舞氣血的生長。

【定位】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取穴】

(1)正坐屈膝位,在髕骨內上緣上2寸,當股內側肌突起中點處取穴;

(2)正坐屈膝,醫生面對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蓋骨上,掌心對準膝蓋骨頂端(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拇指向內側,當拇指尖所到之處是穴。

(3)坐在椅子上,將腿綳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每天上午9~11點刺激效果最好,這個時辰是脾經經氣的旺時,人體陽氣處於上升趨勢,直接按揉就可以了,力量以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

雙手浴面解春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每個季節都有犯困的人啊!

方法:可將雙手掌搓熱後,由中央向兩邊乾洗臉面,每次20~30次。閉上眼睛,連眼睛一起輕輕的按揉。不僅能振奮精神,心情不好的時候這樣做,還可平復心情。當然,也可以養顏呢,經常做,可令面部潤澤,增強體質。

驚蟄節氣吃什麼好

1、大蒜——春季殺菌

大蒜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據新研究發現,大蒜還具有一定補腦作用,富含維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不可空腹生食;腎、肝、膀胱有疾者在治療期間應免食;心臟病和習慣性便秘者應注意少食;不可與蜂蜜同食。

2、蘑菇——防癌抗病菌

天然真菌類保健營養品,其有效成分富含多糖類、維生素類、蛋白、脂肪和無機鹽等成分,對免疫力的提高、肝臟的滋養與修復、防癌、抗腫瘤等都是有益的,因此春季養肝真菌類食物亦是佳選。

3、菠菜——補充維生素C

菠菜的胡蘿蔔素含量可和胡蘿蔔媲美,一個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維生素A就可滿足人體正常需要;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紅柿高一倍多。便秘、高血壓、頭痛、面紅者,可用鮮菠菜洗凈放入開水中燙上三五分鐘,取出切碎,用少許香油、鹽等伴食,一日兩次當菜食用很有療效。菠菜含有草酸,與體內其他食物中含鈣質結合,形成一種難溶解的草酸鈣,這就不利於人體對鈣質正常吸收。所以不宜過量。

4、薺菜——改善頭暈

薺菜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每日用鮮薺菜60克,加水適量,煮開鍋後,打雞蛋3個、吃雞蛋喝湯,可以改善頭暈頭痛的癥狀。

5、山藥——健脾益氣

山藥尤宜於春季食用,它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可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可以補腎益精,可增強人體抵抗力。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搗爛的山藥泥攪勻,可健脾補肺,強身健體,滋腎益精,非常適合體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紅棗煮,則滋補效果更好。

【一日一言】醫也者,順天之時,測氣之偏,適人之情,體物之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瀚海說易 的精彩文章:

儒釋道: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八字看日主周圍關係

TAG:瀚海說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