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寧為惡,勿為善?別再抱怨好人為什麼沒好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寧為惡,勿為善?別再抱怨好人為什麼沒好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印度有四句極具靈性的話: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已經結束的,就已經結束了。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寧為惡,勿為善?別再抱怨好人為什麼沒好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位旅行者在河岸見到一位婆婆,她正為怎麼渡河而苦惱。旅者跋山涉水,已是精疲力盡,但看著愁容滿面的婆婆,還是儘力幫婆婆渡過了河。過河後婆婆什麼都沒說,便匆匆離去。

旅者感到不解,同時也很懊悔,自己耗儘力氣幫助婆婆,可連一句「謝謝」都沒有得到。

幾個時辰之後,旅者累得寸步難行的時候,一位年輕人追上了他,給了他一大袋乾糧,還把胯下的馬一併給了旅者。

原來,那年輕人是婆婆的孫子,婆婆是聾啞人,回家後告訴孫子一位旅者幫了她並囑咐一定要帶些東西來感謝。

有時候,付出的回報來的不是那麼快,一個故事的結局需要耐心等待,在未寫下結局之前,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寧為惡,勿為善?別再抱怨好人為什麼沒好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曾看到過一個關於包拯為相時發生的一樁軼事:

北宋年間,一個村莊里住著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父母雙亡,腿患殘疾。這孩子孤苦伶仃,沒有能力養活自己,只能靠乞討或鄉鄰施捨活命。

村子前面有一條河,是人們往來必經之路,但由於沒有橋,大家都只能涉水過河,對於老人家和小孩子來說都很不方便,還危險。但年復一年,大家都習慣了,也沒有誰想著改變它。

只有那個孩子,天天撿石頭,堆在河邊。

人們看到了,問他為什麼要撿石頭堆在河邊。

他回答說,要修建一座橋,這樣大家過河就方便了。

眾人聽過後都笑了,認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便就不再管那孩子在做什麼。

日積月累,石頭堆已然成了小山,鄉鄰們對那孩子的話開始認真起來,被那孩子的精神感動,紛紛加入到撿石、採石、修橋的行動中。

鄉鄰們請來了工匠,開始建造石橋。那孩子也盡自己所能的投入其中,但橋尚未建成,在一次鑿石中,孩子崩瞎了雙眼。人們感到惋惜、怨恨,都說老天爺不公,這麼可憐的身世,還這麼善良的想著大家,卻招來這樣的報應。

但那孩子卻毫無怨言 ,依舊每天摸索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大家齊心協力下橋終於建成,眾人歡呼慶祝。卻忽地下起大雨,一聲巨雷響過,大家發現那孩子被巨雷擊中,已倒地身亡。眾人驚呆了,紛紛嘆息孩子命苦,職責蒼天不公。

就在此時,民間稱為青天大老爺的包拯公幹至此。百姓紛紛攔住官轎替孩子鳴不平,問包相爺:「為何好人不得好報?今後好人何以做得?」包相爺被村民情緒帶動,揮毫疾書,寫下了「寧行惡勿行善」後便拂袖而去。

回京後,包公將公幹路上的見聞奏明皇上。

前些天,皇上新添了一位小龍子,肌膚如雪,十分招人喜愛,卻整日啼哭。於是特意讓包公來看看,包公見那孩子手上有一行字,近前細看,正是自己寫下的「寧行惡勿行善」。

夜裡,包公鬼使神差間夢裡游到地府,見到閻王一問才知,原來那孩子上一世作惡多端,罪業甚大,本需三世惡報才能還清:第一世殘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雙眼失明了卻殘生,第三世遭雷劈暴屍荒野。

那孩子第一世轉生窮困殘疾,但一心只想著為他人做好事,於是許他一世還兩世的業。讓他崩瞎了雙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仍默默付出。閻王就將其第三世的業力也拿來一併還了,三世惡業一世還,死後轉生為當今太子。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看似那孩子命運凄慘,做好事卻沒好報。但將整件事背後的因果講明了才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寧為惡,勿為善?別再抱怨好人為什麼沒好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太多事情,若是每一件不好的事都要去抱怨,那怕是生命中已然不剩下時間能開心的過。

佛家說因果,即是當下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你曾做出的選擇。

無論你處於何種境地,都不過是你曾種下的因,今日結下果。

既是自己的因果就笑著去面對,不必埋怨,無需拒絕,淡然處之,就是最好的安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良的小阿獃呆 的精彩文章:

半生已過,學會沉默!(深度好文)
心和鼓勵會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責罵則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TAG:善良的小阿獃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