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知否知否?古代男人佩飾比女人首飾還精緻

知否知否?古代男人佩飾比女人首飾還精緻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一、扳指

扳指其實早就有只不過到了滿清才被大家所熟知。滿族人最早的扳指是鹿的骨頭做的,戴在右手拇指上拉弓射箭的時候可以防止快速的箭擦傷手指,到後來不打仗了,漸漸有了玉石和金銀等貴重材料做的扳指象徵權勢地位,也體現滿洲貴族尚武精神。

到了後期純為裝飾,皇帝有時候賞賜有軍功的武將也會賞扳指,純粹的文臣是不帶的 。

扳指初見於商代(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在春秋、戰國(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

二、玉佩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由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欽詩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寫作「佩」。

男士可以貼身佩戴把玩的精品美玉,坦蕩胸襟,沉穩,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結佩,右設佩。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三、印章

印章「印」,又名「印章」,古稱「璽」,是我國書法和雕刻相結合的獨有藝術門類。古代典籍中關於印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貨賄用璽節。」這個「璽節」就是後世所稱的印章。

四、鼻煙壺

鼻煙壺指的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

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採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

五、帶鉤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多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 流行於各地。它們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多採用包金、貼金、錯金銀、嵌玉和綠松石等工藝,斑駁陸離,多姿多彩。

六、帶扣

【帶扣】帶飾用品。皮帶一頭的與帶鉤配合使用,使皮帶能繫緊扣住的構件。多為金屬製品,清代始有瓷製。

七、手把件

手把件是一種常見的文玩器形,屬於比較典型的玩物。手把件,言下之意,手上把玩的物件。

手把件的材質和造型沒有固定的規制,但尺寸應在長5-8厘米,寬厚3-5厘米左右為宜,便於一手把握;在雕工方面,要求圓潤流暢,太過精細的工藝,比較扎手,也難免磕磕碰碰的受損。

備註:如需轉載請在微信公眾號里給小編留言

藏品來源:【啞舍文物】

部分文字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家園網 的精彩文章:

上方谷一難,諸葛亮故意放司馬懿歸山後,為何長嘆12字!

TAG:潘家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