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名家看兩會】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發展環境日益複雜多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審時度勢,分析了國內外經濟形勢,對今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科學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變」與「穩」中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關於「變」與「穩」的關係,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是以營商環境完善之「變」,求企業發展預期之「穩」。通過對營商環境的不斷完善,可以直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穩定市場預期,進而提升我國經濟活力。圍繞優化改善營商環境,政府工作報告在簡政、減稅、降費、融資便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2019年,隨著這些措施的逐步到位,中國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完善優化,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將極大地發揮穩預期作用,促進我國經濟平穩運行。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二是以加速創新創業之「變」,求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之「穩」。我國正處於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爬坡階段,產業結構正沿著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和高端化的方向持續優化升級。未來,穩住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趨勢,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不斷改革創新科技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機制,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速創新創業,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另一方面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預計今年,我國將繼續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綠色環保產業,同時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進一步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三是以體制機制改革之「變」,求經濟高質量增長動力之「穩」。深化市場化改革、向改革開放要經濟增長動力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重要經驗,也是高質量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內在要求。在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無疑是必然要求。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建設,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另一方面,要培育多元化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規範市場主體行為。

四是以區域格局優化之「變」,求投資需求增長之「穩」。圍繞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通過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區域發展格局,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針對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區域發展戰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要求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這樣既合理擴大了有效投資,穩定了總需求,同時又有利於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黃群慧(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人物素描:郭紅松繪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13日 0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英國議會支持首相提出的「脫歐」協議投票時間表
2019年春節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安全平穩有序運行 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