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蒙贈張德機《竹石圖軸》之流傳

王蒙贈張德機《竹石圖軸》之流傳

王蒙贈張德機《竹石圖軸》之流傳

王蒙贈張德機《竹石圖軸》之流傳

元四家之一王蒙有一幅《竹石圖軸》(亦稱《黃鶴山樵竹石游靈岩詩軸》,見右圖),通高77.2厘米,寬27厘米,紙本墨筆,現藏蘇州博物館。左上方數枝墨竹颯颯斜出,蕭散淡泊。下方點綴大小拳石數塊,披麻皴,點苔,復染淡墨,拳石渾厚濕潤。而畫幅中間大片空白處,楷書題七言絕句四首。

此畫是一件流傳有序的作品。據畫作原題可知,這件作品是王蒙應德機之邀所作。據畫幅上的印章,德機姓張。張德機何人?德機姓張名緯,字德機,號艇齋,元代收藏家,江蘇金壇人,以行書聞名於世。此方印章還出現於趙孟頫行書《秋興八首》卷(上海博物館藏),倪雲林所撰《清閟閣全集》亦有詩文著錄,可知此人交往甚廣,聞達於東南士人之中。

元四家既以隱逸著稱,王蒙自號黃鶴山樵,為何卻和張德機過往甚密?誠如美國學者高居翰所云「不過就一個隱士樵夫,他的交遊似乎廣闊了些」。1360年王蒙走訪了蘇州,此後的一段時間他一直在蘇州活動,並且參加了多次文人聚會。據美國學者文以誠考證,王蒙似乎在14世紀60年代和姑蘇張氏政權有著緊密的聯繫,甚至效忠於張氏政權,不過他在吳地的處境可能比較窘迫,因為他在蘇期間的詩文多次使用有關西施、夫差、范蠡等人的典故。除了這幅書畫外,還有另一幅王蒙完成於1364年的《竹石流泉圖》也和他參與過政治活動有關。《竹石流泉圖》是應明末清初的謀略家、道士席應珍而作。此外在楊基的《黃鶴僧歌——贈王錄事》詩和陳基的文集序中則稱王長史。如此看來,王蒙和張德機的關係實際就是同事關係,至少他們之間有共同的政治取向。鑒於張、王之間的關係,這幅畫依然可歸於朋輩之間的饋贈之作,所以作者並沒有受到索畫人的嚴格限制,在畫完索畫人要求的墨竹後,興緻高昂地寫下了他剛剛創作出的四首記游詩。

有明一代,此畫湮沒無聞,未見於公私著錄。根據畫作上的鈐印和相關文獻,我們可以略知其流傳。右下角「漸江僧」白文印是明代四僧之一漸江(1610—1664)自用印。此畫作於1364年,其上的「漸江僧」白文印表明約300年後漸江接觸過此畫,但這是一個觀賞後留下的印記,還是確為其藏弆過,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畫面的左側有四方印記,有利於廓清此畫的後半段旅程。左上方「謹亭秘玩」朱文長方印和「陸恭私印」白文印,是蘇州吳縣人陸恭的鑒藏印。陸恭(1741—1818),字孟庄,號謹庭。乾隆舉人,讀書嗜古,精鑒賞,喜碑版收藏,多收藏古帖名畫,點染花卉,筆意古雅。左下方「霞壁黃瑞家藏」白文長方印是晚清台州學人黃瑞鑒藏印。

黃瑞(1837—1889)是晚清浙江臨海學者、藏書家、書畫收藏家,字玉潤,號子珍,又號蘭叔,臨海(今臨海)人,科舉未果即專註於地方志的修撰。「秋籟閣」是他的藏書樓,又有「愛日草堂」,亦稱「溪南書藏」,聚書數千冊,多供他自己研讀、著述之用。左下方「顧子山密篋印」則是蘇州過雲樓主人顧文彬(1811—1889)的收藏印。

此外有繆曰藻《寓意錄》著錄「右圖張見陽所藏,竹石之妙不待言,楷法亦清勁絕俗」。如繆氏所言,這幅畫原藏於張建陽處。張建陽,即清初著名的收藏家張純修。張純修,字子敏,號見陽,又號敬齋,生卒年不詳。祖籍河北豐潤,出生於奉天遼陽,隸滿洲正白旗,為內務府包衣。

如上所述,此畫在元末到清初這段時間為誰所有,目前還沒有文獻可證,也許還在張德機後人之手。康雍時期即轉歸河北張純修(1647—1706),張純修之後可能歸吳縣陸恭(1741—1818)所有。太平天國時期,因蘇州遭到戰亂的破壞,各家藏品散出,也許此畫輾轉為台州黃瑞(1837—1889)所有。至於此幅何時入藏過雲樓,《過雲樓書畫記》未作交代。愚意以為顧文彬得到此畫的時間應該是在其任職於寧紹道時期,即同治九年(1870)起複任浙東寧紹道台至光緒元年(1875)因病退隱這五年間。這五年是顧文彬、顧承父子大力收集字畫的時期,其收藏的重心以江浙藏家散出品為主,台州即寧紹道轄區,黃氏藏品被收入囊中也是情理之中。顧氏收藏後即加蓋「顧子山密篋印」和「神品」印。顧文彬去世後書畫歸顧承之子顧鶴逸所有,鶴逸去世後書畫分為四份,此畫歸第五房顧公碩所有。1960年蘇州博物館成立,顧公碩任副館長。他以身作則,在動員他人捐獻文物之時,親為表率,陸續向蘇州市政府捐獻了124件文物,其中就包括這件《竹石圖軸》。此軸轉入公藏後,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陸續被收入大型圖錄。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語則古艷生香
探訪犍為圖書館:來看看清朝官員的詩歌品位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