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於寺廟有私,看他怎麼判?僧尼私會被鄉黨告上縣衙,鄭板橋的判決竟然是:還俗結婚。

鄭板橋,清代著名畫家與文學家,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年已43歲的鄭板橋得中進士。中進士後,鄭板橋曾做過兩任縣令。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去官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乾隆十一年,年過五旬的鄭板橋自山東范縣縣令(今屬河南)調任山東濰縣縣令。是年,山東發生大饑荒,濰縣雖為繁華大邑,但是,因為連年災荒,民眾生活難心為繼。主政濰縣的鄭板橋,首要任務就救災濟民。為了讓大家災年有飯吃,他開倉放糧,令民具領券供給。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為了給饑民以養家糊口的機會,他又組織人力修城築池,招遠近饑民就食赴工。另外,他還發動縣鄉豪紳開廠煮粥,救濟饑民。因為有了這些有效舉措,全縣饑民度過了饑荒,留下清官美名。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主政濰縣期間,鄭板橋還曾判過一樁「僧尼私戀案」。一天,一眾鄉紳將一個和尚和一個尼姑解押到縣衙,狀告他們私通,求縣大老爺嚴懲。在當時,和尚與尼姑有么,那可是傷風敗俗的大事,按照一般官家的做法,是要重判的。但是,當鄭板橋審明兩人的遭遇後,不僅對二人未加懲罰,還判令二人還俗,以結連理之好。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原來這僧尼二人,未出家時是同一村人,成年後就相互愛慕,私定了終身。但是,女方父母卻嫌男子有貧,把女兒許配給鄰村一個老財主做妾。女兒誓死不從,離家出走,削髮為尼。男子也憤而出家,在附近寺廟做了和尚。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本來,一對墜入空門的男女,再難有交際,誰知,來年三月,在一年一度的濰縣風箏會上,這對「斷了線」的苦命鴛鴦竟又碰了面,於是趁夜色幽會,不料被人當場抓住。

「糊塗縣令」鄭板橋:鄉人狀告和尚與尼姑有私情,看他怎麼判?

鄭板橋聽後,動了惻隱之心,遂判他們可以還俗結婚,提筆寫下判詞曰:


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

從今入定風歸寂,此後敲門月影遙。

鳥性悅時空即色,蓮花落處靜偏嬌。

是誰勾卻風流案?記取當堂鄭板橋。

鄭板橋成人之美的判決,一時在濰縣傳為佳話。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事 的精彩文章:

這個小國的女總統一上任,為了一條40英里的運河將駐地美軍趕走
隋文帝臨終前為何痛呼「獨孤誤我」?獨孤皇后到底對他做了什麼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