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下大亂,他用此秘法不但避免戰亂,還家族興旺…

天下大亂,他用此秘法不但避免戰亂,還家族興旺…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五馬渡江去,一馬變為龍」是民間的俗話。

說的是西晉有五個王一起到南方「掘金」,最後只有一個王成功了。

故事就從這句俗話說起。

一、逐鹿與站隊

公元304年,是西晉永興元年。

雖然年號「永興」,但晉王朝卻難興了。

因為改變王朝命運的「八王之亂」已經如火如荼,王朝處處風雨飄搖。

所以,很多王侯將相都要選擇「站隊」。

只有「站隊」站對了,才能保住腦袋,保住榮華富貴。

這時,王朝名義上的「皇」還是那個肉米不分傻兒司馬衷。

實際上,控制朝局的換成了「八王」之一的成都王司馬穎。

司馬穎雖然控制著朝政,但手裡卻缺少前輩曹孟德的一張好牌。

這張好牌就是傻兒皇帝司馬衷,大晉的鹿。

但司馬衷在哪呢?

在「八王」之一的東海王司馬越手裡。

司馬穎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朕是得了篡位(口誤,是傳位)詔書的,正統皇帝,司馬越之流是叛黨。

司馬越也召開新聞發布會說:皇上從來就沒有下過詔書。司馬穎這是謀反,本王受皇命要平叛。

司馬衷呢,每天喝著肉粥抱著美女悠哉悠哉:哎呀,都是好人,玩兒唄。

所以,最終一切還是要靠大刀片子說話。

琅琊王司馬睿和司馬越是封國鄰居,就站隊司馬越一方起兵討伐坐鎮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的司馬穎。

然而,很不幸,司馬越大軍不但慘敗,而且逃跑時還把傻兒皇帝司馬衷給落下了。

一同被擒住的還有琅琊王司馬睿。

還好,司馬睿人比較機靈,僥倖越獄潛逃了。

司馬睿逃到封國,深深的嘆口氣道:哎,以後該咋辦呢?

看了更暈的八王之亂 圖譜

二、最後的瘋狂

戰役結束,西晉朝局依然動蕩。

本來,成都王司馬穎收穫了鹿兒司馬衷,理應能打出一手好牌。

但這貨卻顯然沒有曹孟德當年的本事。

他明著暗裡都想自己做皇帝,所以,根本不拿傻兒皇帝當好牌。

於是,很快就再次引來一場叛亂。

這次是司馬越的嫡親兄弟東燕王司馬騰和西晉北方邊防軍司令王浚聯的手。

聯軍攻勢很猛,司馬穎抵擋不住,就選擇了逃跑。

跑哪呢?

跑到了同樣野心勃勃的河間王司馬顒控制的地盤——洛陽。

司馬顒的部下大將張方一看,來的不但有司馬穎還有傻兒皇帝司馬衷,機會呀!

張方就獻計讓司馬顒挾持傻兒皇帝遠遁長安根據地後再號令天下。

司馬顒深以為然。

於是,傻兒皇帝和司馬穎被司馬顒大軍帶回了長安。

然而,司馬顒「挾天子令諸侯」的大計還未來得及展開,東海王司馬越再次跳了出來。

司馬越首先展開宣傳攻勢,發表檄文公開聲討司馬顒的狼子野心。

接著,又聲淚俱下的天下表明自己對向傻兒皇帝的不二忠心。

隨後,舉起了「迎聖駕、歸故都」的旗幟。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天下輿論頓時形成「一邊倒」。

東燕王司馬騰、北軍司令王浚等也宣誓追隨司馬越「迎聖駕」、「討逆賊」。

這還不算。

司馬越明面上把司馬顒,罵了個狗血噴頭。暗地裡呢?

他派人捎信兒給司馬顒傳達了一個信息:大家都是兄弟,見面後會商會商分割天下妥了。

這司馬顒真是個眼高手低的貨色。

傻兒皇帝在自己手裡,根據地又有數十萬大軍,你倒是發聲啊!

沒想到輿論之下,幾番權衡,他竟然就信了司馬越「會商」的鬼話。

為了擺脫輿論壓力,也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他還殺了大將張方。

理由是:自己受了張方的蒙蔽和要挾。

司馬顒的昏招不但讓部下寒了心,而且大大的傷了大家的情。

是呀,跟著這個河間王混,有前途嗎?

這不,仗還沒打,前線部隊的將領就投降了司馬越。

司馬越順勢舉起「義旗」攻伐長安城。

至於先前的什麼密謀「會商」之事,都成了屁話。

這麼一搞,雞飛蛋打的司馬顒只好灰溜溜的跑進附近的大山打游擊了。

那個前來投靠司馬顒的成都王司馬穎,也慌不擇路的跑到新野找舊部去了。

長安城很快被破,司馬越的聯軍一通搶劫之後,「押著」傻兒皇帝回到了洛陽。

三、茫茫天下何處去

司馬越大勝之後,志得意滿。

為了實現自己稱帝的野心,他一不做二不休,麻麻溜溜幹掉了三個人扶值了一個人。

首先幹掉的是司馬顒。

這傢伙雖然現在是游擊隊,但還是有影響力的,斬草除根最穩當。

第二個幹掉的是司馬穎。

這傢伙野心大,不能給他時間緩氣,清理乾淨最放心。

第三個幹掉的是傻兒皇帝司馬衷。

這傢伙太傻,太容易被利用,要斷了諸王以後的念想。

扶植的人是新皇帝司馬熾(史稱晉懷帝)。

這傢伙年輕,沒啥經驗,沒啥資本,將來方便搞個「禪讓」啥的。

當然,這都是司馬越的大手筆。

至於其他反對勢力小人物腦袋,司馬越更是毫不留情的割了一大茬。

司馬越逐步稱帝的算盤打得是「嘩嘩」響,可他忽略了眼下的一個現實。

現實是個什麼狀況呢?

現實是非常嚴峻的。

西晉國內因為連年征戰,國外胡人勢力也在水漲船高。

最活躍的是匈奴、氐、羌、羯、鮮卑五支外族胡人。

他們過去都是晉的藩臣,借著晉朝國內征戰而逐漸崛起。

起初,他們都是打工者,只不過是選擇站隊和跳槽。

後來,他們中有些真本事的,就決定乾脆自己組建個集團,過一過總裁的癮。

是呀,晉朝的那些王都能一個個的走出封國,俺們為啥不能呢?

首先宣布獨立的是匈奴人劉淵。

有了第一個吃番茄的,自然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很快,洛陽城周邊遍地都是獨立王國。

這讓司馬越很憤怒。

老子滅了你們這些野蠻人!給我打!

然而,征討並不順利,甚至是步步失利。

這樣的局勢讓遠在山東的琅琊王司馬睿坐立難安了。

寡人是跟著司馬越混的,司馬越要是倒了台,寡人該怎麼辦?

是現在兵發洛陽助陣還是固守封國觀變呢?

有這樣心思的不止司馬睿一個。

還有西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汝南王司馬佑、彭城王司馬紘。

但比起這四個諸侯王,司馬睿無疑是最幸運的。

因為他有一個好朋友,好部下。

這個好朋友、好部下的背後是一個豪門家族。

四.豪門世家

什麼是豪門世家?

通俗的理解就是:

一個家族不因歷史王朝更替而一直擁有很強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權力。

也就是說,這個家族在各方面都佔有話語權。

僅僅有錢的,那叫土豪。

僅僅有槍的,那叫軍閥。

歷史上有錢的人多了去了。

春秋時代有范蠡,之後,家族裡沒了。

戰國時代有呂不韋,之後,家族裡沒了

魏晉時期有石崇,之後,家族裡沒了。

朱明王朝有沈萬三,之後,家族裡也沒了。

一直能夠保持興盛的家族有沒有呢?

有!

山東曲阜的孔家乃是無可置疑的神州第一。

山東琅琊的王氏同樣是地道的豪門世家。

司馬睿的好朋友就是來自王氏豪門的王導。

王導的先祖據說是東周時期恆王的一個王子,所以以「王」為姓。

到了戰國時代,王家出現了第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大秦帝國猛將王翦。

後來,王翦的後代中有一支宗族遷到了山東琅琊。

這時候,歷史發展到了西漢。

琅琊王家第一次出了一個名人王吉(不是王老吉)。

此人不但官居「博士諫大夫」(大概是省部級的官員),而且是我國最早提出「晚婚晚育」政策的第一人。

王吉之後,琅琊王氏家族中代代都有朝中高官,聲名開始顯赫。

到了三國魏晉時期,琅琊王家的名人開始呈「井噴」狀態。

首先登場的是中國孝道文化的兩個著名人物:

一個「卧冰求鯉」的哥哥王祥,後來官居西晉司空、太尉;

一個是「護兄爭鴆」弟弟王覽,後來官居西晉光祿大夫。

接著登場的是開創中國玄學清談之風的兩個名士。

一個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堂哥王戎,後來官居西晉司徒;

一個是玄理領袖人物書法家堂弟王衍,後來官居西晉太尉。

在他們的後輩里,不但繼續湧出了軍閥王敦、良相王導,還湧出了王羲之、王獻之這樣的書法大師。

再後來,山東琅邪王氏家族裡更是男女齊發力:先後出了8個皇后,20個駙馬,15個一品大員,150個五品以上高官。

試想,這樣一個豪門世家,想不干涉朝局也不行呀。

司馬睿的朋友,正是這個豪門世家裡的中堅人物——王導。

五、我要去南方

王導認識司馬睿時,還只是東海王司馬越手下的一個團參謀長。

當時,司馬睿與司馬越正在聯手討伐司馬穎。

年方三十的司馬睿與年方三旬的王導一見如故,就順手把王導要來當自己的參謀長。

此時司馬越手下王導的哥哥王衍正受器重,所以職位較低的王導就很少有發言權。

但是,沒有發言權並不代表一個人不具備發言的能力。

其實王導就如當初躬耕南陽的孔明,對西晉當時的時局有著很清晰的判斷。

王導一直都在思考以下問題:

第一,「八王之亂」已經把西晉王朝積累的果實快啃幹了,誰是最後贏家?

第二,北方地域胡人勢力盤踞交割,西晉實力又嚴重削弱,一旦有變,何來戰略縱深?

第三,司馬家族遍地是王,誰先出頭誰先挨打,誰能保存實力且有能力靜觀其變?

第四,大家都盯著首都盯著北方,但南方的廣闊天地是不是應該更有作為?

第五,王氏一族無上榮耀,但要維繫長盛不衰吾輩是否應該更加努力?

王導結識司馬睿之後,三聊兩聊後,就敏銳地找到了解決自己長期思考問題的答案。

這個答案就是司馬睿。

王導有以下解題思路:

一.司馬睿是王子,諸侯王,名份、地位都不缺,就缺機會。

二.司馬睿現在跟著司馬越混也就是打打醬油的角色。可誰會總想打醬油呢?

三.現在風頭正旺的是司馬越,司馬睿與之是夥伴關係,悄無聲息的搞點小動作,不會被猜疑。

四.自己在司馬越手下不過是個副團級,要想混到一品大員,恐怕很難。但自己若是把司馬睿送到更高的層次上呢?肯定能收穫一個大果實。

五.司馬睿在南方不太熟,但我熟。他不熟,就得依重我這個「南方通」。

大概過了1000多年後,大明朝一個叫王陽明的男人喊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

於是,很多人大讚道:了不得呀,聖人聖語呀。

殊不知,西晉末年,年僅三十歲的王導就勇敢的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大膽的實踐。

在王導的策劃和勸說之下,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經司馬越批准,官封江南大都督的司馬睿帶著一部分西晉王族宗親跨過長江來到了建鄴(今南京)。

與司馬睿一同過江的,還有西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汝南王司馬佑、彭城王司馬紘共五個諸侯王。

這便是民間俗語所說的「五馬渡江去」。

可為什麼只有司馬睿這一個馬成龍了呢?

因為司馬睿的馬尾巴後,除了王導,還相繼來了幾個重要的跟班。

一個是王導的堂兄——駙馬爺、揚州刺史王敦。

另一個是王導的堂弟——名士兼勇士荊州刺史王澄。

來到建鄴,來到曾經的東吳大帝孫權的地盤,司馬睿的心其實是忐忑的。

雖說江南已經好久沒有經歷戰火,但宗族、士族勢力還是很強勁的。

常言道:強龍不壓地頭蛇。

你司馬睿一個已經衰微的晉朝琅琊王又能唬住多少百姓?

對於司馬睿的擔心,王導只是「嘿嘿」一笑。

王導說:我們要想在這兒立住腳、站穩身,除了堅持自信,還要依靠智慧!

司馬睿說:王哥,你說吧。咱下一步咋辦?

王導拍了拍司馬睿的手說:王啊,你要有自信。

然後,王導敲了敲了拍自己的腦袋說:我這,裝著智慧。

六、王導的智慧

對於王導是如何擺平南方的宗族、士族勢力的,史書上有多種考證和說法。

綜合來說,或者是用神探柯南的推理方法來解讀,大約是這麼個情況:

江南勢力也就是過去被滅國的東吳遺老勢力,有號稱「五俊」的賀循、紀瞻、閔鴻、顧榮、薛兼五個代表。

如果取得了這「五俊」的支持,基本上就能控制住整個江南地域。

這「五俊」都是什麼人呢?

賀循是孫策時代名將賀齊的後代,家族之中世代為官為將。

顧榮是孫權時代丞相顧雍的後代,世代為官,文學上與陸機、陸雲兄弟齊名。

薛兼是東吳孫權時代名臣薛綜的後代,世代為官,後來跟司馬越也混過一段時間。

紀瞻是孫休時代尚書令紀亮的後代,家族之中世代為官為將。

閔鴻是東吳末帝孫皓的尚書,文學家。

東吳滅亡之後,這幾個人基本上都沒有再出仕,都在家修身修心。

豪門世家和名士風流的王導先是一一拜訪,然後肯定逐一開展了政治攻勢。

無非是「哥們你看天下大勢如何」、「哥們今後有何打算」、「愚兄有一不成熟的想法」等等言詞。

反正幾番「春風化雨」之後,大家紛紛「豁然開朗」。

然後,「五俊」一起拜倒在司馬睿的膝下,大家紛紛表示:今後就聽大王的!

「五俊」歸至,讓初來建鄴的司馬睿的許多問題得到迎刃而解。

錢糧有了,住房解決了,兵源也保障了,權威自然也就起來了。

西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穩居建鄴的司馬睿又迎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這一年,發生幾件非常重要的事件。

首先是掌控西晉政局的司馬越終於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在外敵入侵和氣憤交加之中,死了。

接著,匈奴漢國在大將劉曜和石勒的指揮下,一舉攻破洛陽城,俘獲了晉懷帝司馬熾。

隨後,大批的西晉臣民紛紛逃離北方,一股腦的投向了戰火還未波及的江南。

對這種情況,司馬睿最初是恐懼和擔憂的。

司馬睿一是擔心戰火來臨二是擔心流民來境騷擾。

王導卻暗自欣喜地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他勸司馬睿「敞開胸懷,接納四方。」

因為來的這些人中有許多忠誠晉室的文臣武將和兵勇農民。

在王導看來,這些人的到來不僅能夠壯大司馬睿的實力,而且也能為司馬睿下一步合法承接大統賺足選票。

事後證明,王導的這一「開放、包容」政策,也的確進一步拉高了司馬睿的威望。

七、東晉立國

西晉永嘉七年(公元313年),30歲的晉懷帝司馬熾被匈奴漢國君主劉聰毒殺。

西晉末帝晉愍帝司馬鄴在孤城長安繼位,改元「建興」。

司馬鄴這時想到了偏安江南的司馬睿等人。

他很想在國家存亡之際得到江南力量的支持。

然而,在王導的建言下,司馬睿擁護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就是沒行動。

司馬鄴不死心,又下詔提拔王導前來長安效命。

王導哪裡會去!

這時候的王導牢牢把居機樞之地,王敦則帶兵守衛建鄴,"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已經開始露出端倪。

西晉建興四年(公元316年),獨居孤城長安的司馬鄴再次遭受匈奴漢國的圍剿。

四個月後,城破,司馬鄴被俘。

次年,被殺。

西晉王朝至此名副其實的滅亡了。

隨後,江南的司馬睿在王導的「勸諫」下,改稱晉王,改元「建武」。

司馬家的王,人在北方的,這時候已經死的基本沒有了。

人在江南的王,倒是還有幾個。

可是,誰還敢和背後有王氏家族、江南士族支持下的司馬睿爭鋒呢?

於是,從北方逃難過來後吃得飽穿的暖的那批文臣武將開始首先發聲:

晉王應該擔起責任扛起國家的旗幟啊!

晉王應該給我們大晉臣民以希望和未來啊!

甚至還有遠在北方深山老林打游擊的劉琨等「發電文」呼籲勸進。

司馬睿問:群眾們都是這樣的殷切期盼著嗎?

王導回答:是的。有些人還為此鬧絕食。

那,好吧,孤,應該是「朕」了,准了!

公元318年,在南方發展了11年的琅琊王司馬睿登基稱帝。

當天,來南方之前僅僅官居副團級的參謀長的王導受封一品宰相。

當天,來南方之前官居正廳級的揚州刺史王敦受封一品大將軍。

當天和次天再次天,王氏一族和江南「五俊」一脈,統統得到了官服、朝服。

司馬睿哈哈笑著說:以後啊,王與馬共天下哈。

司馬睿說的是真心話嗎?

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東晉立國了。

王家之所以成功全靠王導厲害?

當然不是!

王衍在西晉也是大官啊,雞蛋放幾個籃子,只要人多,多邊押寶,在哪裡都吃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我道歉,今天這個才是史上第一悍妻!
日本鬼子為什麼總愛搶老鄉家裡的雞?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