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南洋爭鋒,又在東南亞交手,二戰時日軍與英軍到底誰勝誰強?

在南洋爭鋒,又在東南亞交手,二戰時日軍與英軍到底誰勝誰強?

1941年12月8日,日本派出7萬精銳及諸多軍艦飛機,瘋狂進攻馬來亞,這次迎戰他們的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這次戰役以英軍慘敗日軍大獲全勝結束。在這之後日本國打開了東南亞的門戶,向緬甸發動戰役,短短几月的時間,東南亞一帶盡入日國之版圖。人們普遍認為彼時的日軍實力要比英軍強得多,其實不然。

放眼整個日英戰爭,馬來亞戰役是日軍少有的勝戰,當時駐紮在馬來亞的部隊為英國三流殖民部隊,不但裝備武器落後,連戰鬥意志也很不足。日軍雖然在戰後猖獗一時,但當其觸及到英國本國的利益時,之前不堪一擊的英軍立馬換了氣勢,將日本軍隊按在地上狠揍。除了東南亞以外,當時的日軍還將目標對準了印度及澳大利亞,他們瞅准英軍受歐洲戰場牽制,無力幫助海外殖民地區的空子,大舉進犯。

1942年7月,日軍進犯新內亞的巴布亞半島,企圖控制當地的莫爾茲比港口,以此斷絕美澳之間的軍事聯繫,但因為澳大利亞軍隊的英勇抵抗,這次計劃之只能落空。1943年6月,日軍被英澳聯軍反攻,除英軍外,澳大利亞軍隊的表現也十分亮眼,截至1944年7月,之前揚威耀武的20萬日軍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只剩下不到1萬人。此後,南洋群島再無日本一席之地。

除澳大利亞外,1944年的印緬戰場,當地英國部隊以高密度火力打擊讓日軍遭受巨大損失,15大軍死傷過半。15軍當時被日本軍界成為日本之榮耀部隊,他們是日軍在東南亞戰場少有的主力機動部隊。15軍的慘敗對日本造成極大震懾,這次他們又因為與英國軍隊的交手失去了東南亞的主動權。

1945年德國投降,這下子英吉利真的能騰出手來教訓日本,前者陸續開始主動向日軍進攻,因為之前多次的慘敗,此時的日軍面對英國人時倍感焦慮:英軍掌握50多艘航母,數千船艦,兩萬餘輛坦克,兩萬餘架飛機,以及600多萬軍隊。這體量絕對和蘇德是一個級別的,小小的島國承受不起這種大規模的進攻。然而,當英國人騰出手來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日本也於同年投降,試想,倘若當時日本人還堅持所謂的武士道玉碎精神,他們的下場會是如何。雖然日本在近代通過改革和維新擠入列強陣容,但要真的和老牌強國過手,確實有點不自量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在日本的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什麼要用六支鋼筆簽字?
二戰爆發前,波蘭擁兵百萬,為什麼德國敢拿波蘭第一個開刀?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