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距離莫斯科30公里,希特勒緊急下令撤退,徹底改變了戰爭的走向

距離莫斯科30公里,希特勒緊急下令撤退,徹底改變了戰爭的走向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公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大舉進攻蘇聯,巴巴羅薩計劃中五百五十萬大軍分別從南,北,中犯境蘇聯,轟轟烈烈的蘇德戰爭爆發了。戰爭初期,德軍依靠強大的火力將蘇聯軍隊壓制的動彈不得,佔據了蘇聯絕大多數領土,德軍的身影最近時甚至出現在距離莫斯科30里外的地方,蘇聯滅亡似乎只是俯仰之間的事。德軍氣勢洶洶之際,突然接到後方希特勒的緊急傳令:停止進攻莫斯科。就是這個特殊的命令,改變了整個蘇德戰爭的走向。

二戰前,蘇德兩國表面看上去和和氣氣,又是簽訂和平條約又是一起瓜分波蘭,但希特勒心裡早有小九九。之前提到的巴巴羅薩計劃是希特勒費盡心思特地為蘇聯人準備的,德軍的閃電戰在戰爭爆發後發揮了巨大作用,和他預想的一樣,蘇聯紅軍在前線迅速潰敗。德軍的五百五十萬大軍兵分三路,第二路中央集團軍負責進攻莫斯科,第三路南方集團負責攻打烏克蘭基輔。

德軍取得戰果於明斯克會軍後,距莫斯科不到300公里,希特勒緊急下令停止進攻莫斯科。彼時德軍著名指揮官古德里安被要求率領裝甲部隊增援第三路南方集團,後者在攻打基輔的過程中因為蘇聯紅軍死守的緣故沒能打下來,希特勒經過悉心考慮命令以古德里安為首的坦克營前往基輔增援。古德里安這個人很有軍事才幹,雖然他明確反對希特勒的想法,但軍令如山,他別無選擇。正是因為希特勒的特殊命令,讓德軍錯失了攻打莫斯科的最佳時機。

德軍攻下基輔後,古德里安率軍繼續進犯莫斯科。但此時蘇聯已入深秋,遠東的大雨經常在之後的幾個月內連番出現,這就使得部隊腳下的道路變得泥濘,裝甲部隊行軍緩慢,補給效率極為低下。等到遠東地區氣溫驟降,外界一片冰天雪地之時,大多數德軍身上還穿著極為單薄的衣服。沒有大衣的保暖,處於遠東的德國大軍凍死者無數,很多人開始點燃汽油取暖,但收效甚微。

德軍處境如此艱難,進攻莫斯科更是無望。蘇聯因此得以喘息,很快,斯大林就從西伯利亞抽調紅軍50萬,以紅軍大將朱可夫指揮,又從各地拿來100萬軍隊,駐紮在莫斯科附近,與德軍決一死戰。勢單力薄的德軍無法招架,除了被俘虜的10萬德軍外,其餘人紛紛逃出莫斯科郊外,蘇德戰爭的轉折點由此開始,此後兩國攻守互換,沒多久納粹德國就滅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慾花百萬美金贖回武士刀,被斷然拒絕,刀上幾字成侵華鐵證
二戰時,此人自掏腰包拯救十萬猶太人,最後卻被猶太人殺死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