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史雜談:為什麼說印度的反艦導彈技術比中國強

軍史雜談:為什麼說印度的反艦導彈技術比中國強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海軍立足實際,走上優先發展「空、潛、快」的道路。其中,反艦導彈就是重要的配套裝備。

1958年,蘇聯根據「二四協定」向我國提供「冥河」反艦導彈。後來,兩國交惡,蘇聯撤走了所有專家,導致我國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完整資料。經過努力,1966年,「冥河」反艦導彈的國產版本「上游」反艦導彈研製成功,以9發8中的成績通過技術鑒定,定型列裝。

在「上游」反艦導彈仿製成功後不久,海軍就決定在全面消化「冥河」導彈的基礎上研製新型「海鷹」反艦導彈。

1970年10月,「海鷹」反艦導彈設計定型飛行試驗取得了成功。1973年9月,051型驅逐艦搭載的海鷹1型反艦導彈進行首次飛行試驗,以單射和齊射方式共發射4枚導彈,全部命中固定目標與活動目標,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海鷹」反艦導彈衍生出一個大家族,有岸射、艦射、空射等多個型號,由此奠定了國產反艦導彈發展的基礎。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研製國產第三代反艦導彈「鷹擊8」。1984年,「鷹擊8」在國慶閱兵式上公開亮相,「中國飛魚」的稱號一時間傳遍全球。「鷹擊」家族發展出岸射、艦射、空射、潛射、對地攻擊等多個型號,使我國的反艦導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潛射反艦彈,至今只有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

當然,隔壁的三哥一向不服氣,特別是引進了俄國「俱樂部」反艦導彈後,自認為技術水平也達到了世界先進。

2013年8月15日,印度海軍「基洛」級潛艇「辛杜拉克沙克」號在孟買船廠裝載「俱樂部」導彈時,因操作錯誤,導致導彈短路。結果2枚俱樂部」導彈被啟動發射,1枚擊中碼頭,另1枚在潛艇內爆炸,爆炸導致潛艇沉沒,死亡18人。

由於只有少數國家裝備魚雷管發射的潛射反艦導彈,所以至今潛射反艦導彈尚未在實戰中得到應用。印度海軍由此創造了四項世界紀錄:第一個用潛射反艦導彈擊沉潛艇;第一艘被潛射反艦導彈擊沉的潛艇;第一艘用潛射導彈擊沉自己的潛艇;第一枚擊沉自己的自帶潛射反艦導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錄談 的精彩文章:

大洋輕騎兵—堪比海軍主力艦的傳奇級巡邏艦
軍迷回憶錄:走上發展快車道的 053H型護衛艦

TAG:牛錄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