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每次打仗都輸給洋人,為何戰爭結束後卻贏了?外國人說出真相

清朝每次打仗都輸給洋人,為何戰爭結束後卻贏了?外國人說出真相

清朝到了晚期,那是每戰必輸,無論是兩次鴉片戰爭,還是中法戰爭、慈禧宣戰十一國,都沒打贏過。戰績最好的是中法戰爭,可是打完清朝馬上就求和了,當時有個英國人對此事作出了自己的見解。這個人英國人叫做普蘭德,曾經在上海當工部局書記官,後面調任到了北京。寫了一本書叫作《江湖浪遊》,裡面記載了一些瑣事,專門揶揄我們中國人。

其中有一篇《黼黻為厲》,內容大概是這樣的:五十年來,我西方各國為了與中國通商,耗費了無數軍餉,損失了不少將士,幾乎每戰必勝。到了戰勝以後,每次與中國人和解交涉,都是一敗塗地。難道是清朝官員的才智勝過我們嗎?又或者是他們的品行勝過我們歐洲人?如果真的是那我沒話講。可是論才智,就算給我們當看門的家丁,也恐怕不能勝任。論他們的品行,也是亂七八糟。這些無才又無品的人,為什麼我們歐洲的領事們遇到他們就戰戰兢兢、步步退讓呢?這到底是什麼緣由?我對這件事感覺很奇怪。研究了很多年我才知道其中的奧妙。

清朝官員之所以能令我們西洋人害怕,也沒什麼大技巧,是因為他們都穿了奇怪的衣服,上面還有很可怕的紋飾。依我之見,以後西洋各國若想挽救外交的失敗,必須與中國簽訂新條約:凡是和我們交涉的外交大小官員,不準掛朝珠穿黼黻,逼令改穿窄袖短衣,和我們歐洲人一樣。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再害怕他們,和清朝官員交涉再也不會失敗。中國如果能遵守這個新條約,我西方各國就算將庚子賠款全數退還給中國,也覺得依然穩操勝算。

普蘭德的這一段言論,真是大大的藐視了當時的清朝人。但是君子不以人廢言,他說西方人害怕中國人的黼黻衣冠,雖然是戲言,卻也有道理在其中。孔子曾經說過:「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最後舉個例子,你是害怕和你一樣的人,還是害怕你不了解的人呢?對方和你差不多,你肯定不會害怕。對方和你大不一樣,短時間你就不知道他的深淺,自然畏縮不前,不敢輕舉妄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史合參 的精彩文章:

康熙到底給兒子留了多少錢?雍正看到國庫銀子面如土色,嚇一大跳
史上唯一的男皇后有多美?皇帝看了直接搶,士兵看的連刀都扔掉了

TAG:經史合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