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罕見自我檢討,反省國防工業薄弱原因,卻忽略了最關鍵的問題

印度罕見自我檢討,反省國防工業薄弱原因,卻忽略了最關鍵的問題

據環球網報道,《印度斯坦時報》發表了一篇社論,名為「為何中國武器造的好?」文章一經發出就引起印度各界的重視,該文章的標題代表了很多印度工業界和軍界人士的共同疑問。文中列舉了國外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如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的統計,中方現在有7家國有武器製造廠家,在出口總成交額方面位居2016年全球武器生產企業20強,而印度一家也沒有。

經過一番思考,印度斯坦時報給出了一個他們認為的造成如此差距的關鍵因素,那就是在研發投入上,印度必須要向中方學習。據印方獲得的數據,中方在研發領域的資金投入佔到GDP的2%,而印度連零頭都不到。並且,印度斯坦時報強調,印度必須放棄從設備供應商那裡買技術的慣性思維,要學會自己研發,將核心科技掌握在自己手裡。

不得不承認,印度媒體此番言論很有可取之處,但印度國防建設上造成如今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並不是光加大研發投入就能解決的。

印度首先要從根本上解決的是「印度效率」,這個詞已成為國際知名的貶義詞,代表著效率低下和不按規章流程操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印度建航空修理廠的美國企業家實在受不了印度工人隨意懶散、馬虎大意的做事態度,而將工廠轉讓給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結果美軍幾乎被印度人逼瘋,修一個簡單的起落架所用工時,居然是美國工人的三到四倍。

所以二戰太平洋戰場的戰鬥剛一結束,美軍就毫不猶豫的將這座修理廠拱手送給印度政府,迫不及待的拍屁股走人。這座修理廠後來成為印度空軍唯一指定維修承包商:HAL(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接下來還要解決眼高手低的毛病。以阿瓊坦克為例,該車研製伊始的紙面數據可以說相當不錯,而且各部件軍來自老牌軍工強國。但在項目啟動後,印度陸軍和印度其他部門不斷的提高要求,導致設計師不得不一次次將已成型的設計圖推倒重來。追求高水準是沒錯的,但印度人忽略了其薄弱的工業基礎和糟糕的系統整合能力,各種先進部件堆砌而成的阿瓊坦克,不但嚴重超重,而且實際性能指標與設計指標相去甚遠。

因此,可以說,印度軍工的問題不是簡單的研發不足的問題,而是其薄弱的工業基礎和過高的指標要求之間有著巨大的矛盾。所以,印度軍隊為了獲得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只能靠「買買買」來滿需需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人 的精彩文章:

中方獲武器出口絕好機會?此國稱繼續制裁沙特,不賣任何先進裝備
沉沒數月的宙斯盾艦終於被撈起,或將修補後重新服役,代價巨大

TAG:鐵血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