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學走路時常發生的4種情況,不及時改正,會影響健康

寶寶學走路時常發生的4種情況,不及時改正,會影響健康

小馬最近在教寶寶學走路,但進度並不理想,首先是小馬發現寶寶非常懶,整天是能坐著、不站著,能爬著去的地方,就絕對不會站起來,所以在教寶寶走路這件事上,當事人的不配合,就大大影響了教學進度;而第二點就是跌倒的情況頻繁發生,好不容易寶寶願意練習走路了,還沒走幾步就跌倒了,搞得小馬反而心疼得中止了訓練任務。那麼教寶寶走路究竟會有哪些情況發生,而家長又要如何預防呢?

1、摔倒

在學習走路時摔倒,應該是每一位寶寶都會發生的情況,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第一是因為骨骼發育問題,而第二點就是腳下容易打滑造成的。因為很多父母會選擇讓寶寶在泡沫墊上,只穿襪子學習走路,而襪子的摩擦力很弱,所以導致寶寶經常摔倒,因此父母應該在寶寶學習走路時,為他穿上防滑性好的學步鞋,就能有效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另外在選擇學步鞋時,鞋底的柔軟性和彈性也非常重要,能夠保護寶寶的腳部不受傷害。

2、內外八字

現在走在外面,能看到很多大人還存在走路內外八字的情況,這都是因為小時候養成了壞毛病,父母沒有及時糾正的原因,因此在寶寶開始學走路時,父母就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問題,防止他們因走路姿勢不正確,引起下肢旋轉型畸形,既影響走路的美觀,還會妨礙大腦的血液循環。

3、扁平足

寶寶學走路時,或多或少都會有扁平足的情況,也就是我們說的寶寶走路像「鴨子步」,一搖一擺的,但這都是因為他們腳部的肌肉還不夠,足弓還沒長出來造成的,所以等寶寶足弓長好了,這種情況一般會慢慢消失,但如果到學齡前,寶寶還有扁平足的情況,就需要去醫院就診了。而想要促進寶寶足弓的發育,可以讓寶寶練習蹬兒童三輪車或兩輪車。

4、O型腿

寶寶兩歲以前,基本都會有生理性O型腿,它會隨著寶寶發育而慢慢消失,但如果這期間寶寶有缺鈣的情況發生的話,腿部就可能會發展為真正的O型腿,讓他以後走路時,兩腿中間都會有個O,因此想要預防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注意給寶寶補鈣,並提高寶寶吸收鈣的能力。

寶寶學走路是一個重要時期,會發生的狀況也很多,所以父母一定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雪育兒 的精彩文章:

如何才能讓孩子在學校避免遭受校園暴力?這4點很重要
家長給寶寶洗澡時,這4點要注意,裡面大有講究

TAG:映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