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慘敗後英鎊回漲!梅姨,英國跟你沒完

慘敗後英鎊回漲!梅姨,英國跟你沒完

英國時間昨晚(3月12日)7點,英國下議院進行了第二次「有意義投票」(meaningful vote),650名議員針對首相特雷莎·梅與歐盟商議得出的修訂版脫歐協議,再次表決。

結果……梅姨並沒能實現驚世逆轉,修改後的脫歐協議依然以242-391的絕對劣勢被否決,也就是把1月第一次正式投票時230票的差距給縮小到了這次的149票而已。

原圖:Pound Sterling Live

原本就因為剛剛連夜去了趟法國斯特拉斯堡跟歐盟緊急「討價還價」而嗓子嘶啞的梅姨,不得不當場繼續聲嘶力竭地表示「我很遺憾」,一邊宣布,今天晚上下議院將再次投票,把是否接受「無協議脫歐」(no-deal Brexit)的決定權交給議員們。

根據BBC的梳理,現在英國面臨的「抉擇」,其實最晚明天就能看到結果——當然是在今晚投票否決「無協議脫歐」的前提下

原圖:BBC News,英倫圈中文編譯

不難看出,歷經快要兩年的脫歐談判,一路跌跌撞撞下來,最後剩下的兩條路竟然是當初英國人和內閣都最不希望出現的:

無協議脫歐 no-deal Brexit:一直被認為是「最糟糕的結果」,意味著英國在沒有任何協議保護現有貿易、移民、金融等領域的前提下,直接面對「踢出歐盟」後一切未知的局面。

脫歐延期 delaying Brexit:也許是除了「無協議脫歐」外最糟糕的結果了,因為這意味著是否能夠延期、延多久兩大問題,英國都需要看歐盟臉色,並且求來的延長期,也不過是讓英國繼續回到是否再次投票、再次談判、重新大選、還脫不脫歐等一系列抉擇之中。

簡單來講,兩種結局都意味著英國在脫歐問題上被荼毒了兩年之久的「不確定性」,將繼續陰雲不散。也是讓吃瓜群眾不得不感嘆一句:英國/梅姨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典範啊……

原圖素材:YouTube、Wikipedia

顯然,走到現在這個境地,明明在內閣專門設立了「脫歐大臣」崗位、卻後來不得不出手親自上陣跟歐盟談判的梅姨,自然是難辭其咎。畢竟一次投票表決慘敗還能怨天怨地怨歐盟怨英國議員,慘敗第二次,就真的說明她應對危機的手腕兒還是弱了點……

於是英媒在報道昨晚投票結果的時候,描述梅姨都用上了「丟臉」、「尷尬」之類的關鍵詞。

以上2圖原圖:i News

中文媒體世界就更是……激動了。昨天晚上投票結果剛公布的時候,甚至能在一些公眾號推送文章標題中看到「希望破滅」「英國完蛋」還有「推入絕境」這樣的關鍵詞。

emmm說得英國像是已經陷入末日了?

原圖:BBC視頻截圖

關於英國是不是已涼,其實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或者至少說,金融領域並不這麼認為,因為在昨天投票結果剛公布時英鎊匯率短暫下跌後,今天到現在為止,兌美元、歐元、人民幣匯率都步調一致地回漲,甚至超過了昨晚小幅滑坡前的水平,開始向更早一些的高匯率看齊

其中,英鎊兌人民幣匯率是暫時穩定在了¥8.9這個水平線上下較小範圍內浮動

以上3圖都是從英國時間3月12日中午1-2點到今天1-2點24小時內的英鎊匯率走勢,依次對應的是兌美元、歐元與人民幣。以上3圖:XE.com

顯然,如果全世界都一致相信英國在目前局勢下「大勢已去」,那麼英鎊現在的回漲是絕對不可能的。不過這樣的匯率走勢到底是受到了什麼影響呢?

專業解析英鎊匯率走勢的網站Pound Sterling Live,對此的解讀比較基礎化:按照目前議員們透露出的意向,今晚投票中,極大概率最終結局是拒絕「無協議脫歐」;按照金融界套路,英國離「無協議脫歐」遠一點,英鎊匯率自然也就穩一點。

圖:i News

雖然理論上在投票結果出爐前,一切皆有可能,但確實目前「無協議脫歐」是英國各領域人士都想方設法避免的局面——鮑里斯為代表的強硬脫歐派除外。

尤其在工黨幾乎全體表態會組織「無協議脫歐」、保守黨內部相當一部分人士也認為no-deal將是一場大災難的情況下,實事求是地講,下議院今晚投票結局,比例上延續昨晚的分布也是有可能的

昨晚「有意義投票」中,保守黨75名議員以及與其協議合作的DUP全員「叛變」否決梅姨的脫歐協議,工黨僅3人給梅姨投上了支持票。圖:BBC News

而英國本題媒體《每日快報》的解讀,就更狂野一些:其文章作者認為,英鎊回暖是今天上午著名的摩根大通(JP Morgan)宣布預測認為「英國成功脫歐可能性變低」造成的。

換句話說,這家影響力可以說是世界級的金融服務結構,竟然認為英國最終有可能「乾脆不脫歐」,並不是在痴人說夢?!?

圖:每日快報

圈哥讀了一下摩根大通的實際預測調整,其實是這樣的

英國在特雷莎·梅談妥的脫歐協議基礎上脫歐的可能性:從45%下調至35%

二次公投可能性:從15%上調至20%

英國再次大選可能性:從10%上調到15%

無協議脫歐可能性:維持10%不變

英國脫歐談判期「漫長式」延長可能性:20%

原圖素材:MarketWatch、Tenor

老實講,就算摩根大通這通預測數據靠譜,但了解英國現在脫歐局勢的小夥伴一定明白這個道理:英國就算真「驚天逆轉」不再脫歐,唯一的可能就是經過二次公投,也就是低於上面提到的20%。

原因很簡單,沒有哪個主流政黨(包括梅姨的死對頭工黨)敢於冒全英國之大不韙,擅自做主逆轉2016年公投的結果,這無異於自斷政途——能阻止脫歐的,從來都只有英國民眾全體再次表決這一條路。

昨晚下議院投票結果公布後科爾賓第一時間表態,會阻止「無協議脫歐」發生,並將再次拿出工黨版本的脫歐備選方案,其中就包含二次公投的選項。圖:ITV News

當然現在扯什麼二次公投、重新大選,都還為時尚早。

圈哥從今晚 明晚下議院投票後,英國將面臨的最後兩條路「無協議脫歐」以及「延遲脫歐」給小夥伴們解讀一下,這兩種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當然對梅姨而言,無論怎麼樣都……

原圖:Tenor

無協議脫歐

No-deal Brexit

首先!不要以為今天晚上投票如果拒絕了「無協議脫歐」,這個詞就永遠不會再出現在英媒和英國人口中了!

按照本文開頭貼出那張來自BBC News的流程表,周四投票中如果下議院沒能達成一致意見尋求延遲脫歐,那無協議脫歐還是會成真。畢竟「第50條」(Article 50)是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在正式取消或延長它之前,英國必須在今年3月29日離開歐盟。

另外,就算周四投票決定延遲脫歐,未來理論上英國政府和下議院依然擁有最終擁抱「無協議脫歐」的選擇權。

內閣大臣們離開唐寧街10號,圖中左二的前任內政大臣、被戲稱為「梅姨2.0」的安珀·路德已經明確表示會投票拒絕「無協議脫歐」。圖:BBC News

一直以來,英國人和熟悉脫歐局勢的中國小夥伴,都是談no-deal色變的。尤其是在英媒長期渲染「無協議脫歐」會帶來物價瘋漲、藥品短缺、飛機停運、NHS停擺、農民失業……

……等「末日景象」的影響下,大家都認為no-deal Brexit意味著英國要完。

但實話講,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圖:Start Up Donut

一部分強硬脫歐派近期已經開始宣傳「無協議脫歐」的好處,比如昨晚下議院投票前,前外交大臣兼前倫敦市長、曾經是2016年公投中脫歐派主力的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就趁機表示:無協議脫歐帶來的是短期混亂和長期利益,英國脫歐要脫得「有尊嚴」。

當然畢竟鮑里斯已經是個出了名的「投機政客」,這種把無協議脫歐吹到另一個極端的言論,跟「無協議脫歐末日論」一樣,聽聽也罷。

原圖:每日快報

而「無協議脫歐」的影響,其實主要體現在這麼幾個方面

貿易往來Trade

簡單來講,脫歐協議的一大重要部分就是關於脫離歐盟後英歐雙方的貿易與關稅關係。而一旦「無協議脫歐」,英國對外貿易將自動調整為WTO世貿組織的基本標準,直到未來英國與歐盟、歐盟外國家談妥新的貿易協定為止。

作為歐盟成員國,此前英國與其他歐盟國家之間貿易往來是互相免稅的。所以自動採用WTO的標準,就意味著如果雙方沒有其他保障措施,那麼英國對歐盟進出口都將面臨突然出現的關稅,其中進口關稅上調導致英國物價上漲,出口關稅上調導致英國商品出口困難。

——小夥伴們普遍擔心的「吃啥啥漲價,以後在英國飯都吃不起了」,就是從這裡來的。

除此之外,部分英國產品可能短期內將無法出口到歐盟,因為這需要歐盟提供全新的相關許可或執照。

不過鑒於現在「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沒有被消除,並且從時間上講更加迫在眉睫,今天上午,英國方面終於給出了一個預防物價瘋漲的方案:為「無協議脫歐」情況設定進口關稅標準

根據BBC News報道,英國政府今早宣布的暫行規定將在「無協議脫歐」情況下保持12個月有效期,從包括歐盟來源的所有進口層面上,將現有的80%進口貨物免稅規定擴展至87%進口免稅(以總價值為準),剩餘13%進口商品關稅保持現狀不變,以保護農業在內的部分本地產業免遭低價進口商品衝擊

另外,英政府也保證「無協議脫歐」情形下將不會立即在北愛爾蘭、愛爾蘭共和國間邊境設立人員、商品的查驗關卡。

根據天空新聞的解析,占進口總價值13%保留關稅的商品包括:1) 牛、羊、豬、禽頭類,以及部分奶製品;2) 一定數量的組裝完成機動車,不包括待組裝機動車部件;3) 含有特定陶瓷、肥料、燃料的商品;4) 香蕉、生蔗糖、部分魚類。

當然,出口到歐盟的商品會享受同樣「禮遇」還是會迎來突然拔起的關稅壁壘,這就要看歐盟方面的態度了。

以上4圖:天空新聞

天空新聞商業記者Adam Parsons解讀認為,總體而言,這項新宣布的進口關稅標準,整體而言將帶來的效果可以總結為「減少歐盟貿易往來,更多接軌國際市場」;其對物價的效果將是「錯綜複雜」的,而不是板上釘釘地提高在英生活基本標準。

據稱,由於機動車部件屬於免稅商品行列,英國汽車製造商「鬆了一口氣」。圖:天空新聞視頻截圖

不過有意思的一點是,如果英國和歐盟在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脫歐,那麼在2020年底「過渡期」結束前,英國將有權和歐盟外國家簽訂新的貿易協議,但必須等到「過渡期」結束後、也就是2021年才能讓這些協議生效。

如果「無協議脫歐」,英國同樣能夠立即與非歐盟國家展開商談,但區別在於,談成的貿易協定將可以隨時生效,不再受已經不存在的「過渡期」限制。

圖:金融時報

人員流動People

在昨晚被投票否決的脫歐協議中,規定在2020年底「過渡期」結束前,英國與歐盟之間將繼續保持人員自由流動的規則。但如果發生「無協議脫歐」,那麼這項約定將無法生效。

目前有130萬英國公民旅居歐盟,同時有370萬歐盟其他國家公民常住英國,他們將是「無協議脫歐」最直接影響的群體。

除此之外,在英國與歐盟之間往來的航班將有可能遭遇全面停飛,因為雙方法律將不再能保障往來航班的成功起飛或降落。如果「無協議脫歐」發生,雙方又沒有在3月29日前先解決這個問題,那它將是無協議脫歐後需要解決問題中最具有「優先權」的領域之一。

圖:OECS Business Focus

法律Laws

無論是否no-deal,脫歐後英國都將不再受到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管轄,並將自行選擇是否將現行歐洲法律納入英國本土法律中,還是制定新的相關條款。

延遲脫歐

Extending Article 50

根據BBC News解讀,如果周四晚上下議員投票決定向歐盟申請延長「第50條」,那麼英國脫歐依然面臨7種走向

無協議脫歐

梅姨的脫歐協議第三次投票

重新進行脫歐談判

第二次脫歐公投

重新大選

對現任政府「不信任投票」

不再脫歐

圖:BBC News

前面已經提到,英國政府理論上是可以選擇直接宣布不再脫歐的,但實際上這幾乎不回發生,梅姨也一再強調:會尊重2016年脫歐公投結果的「人民意志」。

而所謂第二次公投,如果成真,很大概率將由工黨主導。同時根據此前的相關報道,其內容也將不會是簡單的「是否脫歐」,而是將包含「是否接受現有脫歐協議」等不同選項,只有是否會可以選擇「不再脫歐」,還是個未知數。

英國民眾中間一直有「阻止脫歐」的聲音存在,但同樣硬脫歐派也是民眾里不可忽略的一大群體。就算二次公投,結果也很難說。圖:Prospect Magazine

另外BBC還給梅姨指出了一條明路:辭職……

從到現在為止的情形看,梅姨辭職的可能性並沒有那麼高,至少她會等到脫歐的結局塵埃落定,然後決定是否要在2022年任期結束前提前撤離脫歐這個「爛攤子」。

原圖:News Trump

最後圈哥想要說的是:關注脫歐的小夥伴,大可以密切關注圈哥這兩天的報道與解讀,同時不要被社交媒體上部分瘋傳的「英國已經陷入大混亂」式言論嚇到——事情沒有那麼遭,同時脫歐到底是個什麼結局,其實這兩天就能有個明確的指向了。

一切塵埃落定後,來和圈哥一起愉快地繼續吃瓜喲!

(英倫圈綜編,編輯:Moo,內容參考BBC News、天空新聞、每日快報、每日鏡報、Pound Sterling Live、i News等,圖片除標註外均來自網路,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中國護照又升值!2019最新免簽、落地簽攻略,拎包就走!
3名中國代購在法國被捕:以下行為千萬別碰,否則就是犯法!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