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禪定有三個階段,能夠全部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佛教:禪定有三個階段,能夠全部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佛教:「外離諸相,內心不亂」的禪定,有三個階段:離執、去執、無執,能夠全部做到這三個階段的人,少之又少!

第一是「離執」禪定。這裡當然不是講打坐,而是外物不能影響,內心不起妄念,這才是禪定。

古往今來,許多修行人很難踏上離執禪定。為什麼?因為分別心太強。錯把佛法當學問,把離心意識的法當作學問去研究、註解、弘揚,除了增加理的執著──理障,縱然皓首窮經,臨終依然是漆桶一個。對理的執著一天沒有突破,就一天不能踏上離執禪定;沒有斷惑,怎能證真?不能證真,便不能躋於「無學」;既無上路,遑言到家?

如果當你體會到「所謂的學問、知識都是虛妄表層意識中的產物,絕非原來如此,不是原本就有,而唯有正法才是自性的內涵」的時候,才能啟迪你那理性人格化的自覺。

否則知識越博,距離真理越遠。唯有突破理障,才能到達「無學」。然而這不是「修學事畢」,也才剛剛踏上離執禪定而已!只是揚棄了觀念遊戲,不再以幻為真罷了。

踏上了離執禪定,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外在的人事物,在覺受上,干擾變得很小,或說是減弱、降低了,降低到「在萬人囂鬧中,好像沒有人一樣;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好像夢裡漫遊似的」,經常都是「常獨行!常獨步!」這就是離執禪定的自受用境界。

離執禪定這個階段的或長或短,根據各人的來歷及根機。如果是來歷很高的人,當他踏上離執禪定,緊接著就邁向去執禪定。光是離執是不究竟的,暫時擺脫外界的干擾,一遇上機緣,仍然會發作,自己仍然會干擾自己。要拔掉病根,就要做去執的工夫,已達去執禪定的階段。

要去執,必須靠反省,這就是古德講的「止觀」法門。如果不反省,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都莫名其妙,而要想好好修行,那很難。

人要修行,必須確確實實由衷地反省,找出自己的毛病,堅決地把它拔除、丟掉,揚棄了私我之欲,我執淡薄乃至無有,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當下顯露。

人只有找到生命的根源,才堅信生命的永恆,才能不惑、不憂、不懼。古來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文天祥、吳鳳等等,都是菩薩境界的聖者。沒有菩薩精神,沒有真我出頭,不能主宰心國,談修行、談捨生取義太難了。

通過去執而臻於無執禪定,就秒秒安祥,《證道歌》說「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這就是無執禪定的寫照。

人到了無執境界,那就已歸入、融合到大宇宙、大神靈的懷抱,返回到生命的源頭──「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物我一如」,這就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了。若不證到此境,就算不得是「真人」,就是虛擲光陰、浪費生命。

總而言之,修行人要圓滿達成人生的使命,就必須發掘、尋回失落、埋沒的真我。唯有如此,才能獲得光明、喜悅、幸福,然後才能上報四重恩、下濟眾生之苦,施予眾生以光明、解脫及安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印光大師:做到這一「觀」,也能證得三果!
佛說:慾望如同烏鴉嘴裡的一塊碎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念佛無用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