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8 年,每 5 名醫生就有 1 名想立刻辭職

2018 年,每 5 名醫生就有 1 名想立刻辭職

如果搜索「醫生到底有多忙」,全網 16 萬條結果中,絕大多數都是醫生伴侶對醫生職業的控訴;

如果搜索「醫生到底有多窮」,全網 925 萬條結果中,一半是醫生對職業尊嚴的疑惑,還有一半是大眾對「醫生窮」的質疑。

搜索結果截圖

在中國的醫療語境下,難找工作、薪資不高、職業倦怠、醫患矛盾都是無法剝離的關鍵詞。

為此,丁香人才針對全國各地各科室醫務工作者展開了為期 1 個月的「求職就業調研」,以了解醫務工作者當下的工作狀態與流動情況,關注其職業發展。

醫院招人和醫生找工作一樣困難

醫院招聘的困境大致來自於不斷增加的招聘規模與銳減的到崗比例之間的矛盾。

數據顯示,較上年而言,醫療機構 2018 年計劃招聘人數出現了不同比例的增長,而同時,卻有大量醫療機構的到崗比例小於 40%。

「簡歷匹配度」,即求職者簡歷與崗位需求的契合程度,是醫療機構和醫療行業求職者同時面臨的第一大問題。這也意味著,醫療機構對求職者的要求與求職者的期望及自我認知之間有著相對較大的「溝壑」。

正是這種非此即彼的「認知偏差」加劇了招聘與就業的矛盾,從而形成了招聘難、就業也難的現狀。

每 5 名醫生,就有 1 名想立刻跳槽

出人意料的是,在丁香人才《2018 醫療人才求職就業調研報告》中,47.3% 的醫生並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在原單位繼續工作是他們的主要趨向。

同時,有 24.6% 的醫生希望能讀書深造,還有 18.4% 表示再也忍不下去,只想立刻跳槽,想徹底離開醫療行業的占 9.6%。

雖然比起 2017 年,醫生的離職意願看似有所降低,但細看數據後,我們可以發現,平均每 5 名醫生,就有 1 名想立刻跳槽;每 10 名醫生中,有 1 名想要脫離醫療行業,徹底轉行。

轉行情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療衛生行業總體的吸引力情況。在選擇直接轉行的醫務工作者中,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成為了其離開醫療行業的首要因素,對收入的不滿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丁香人才《2018 醫療人才求職就業調研報告》

2018 年男醫生平均月薪比女醫生高 973 元

儘管中國醫生的勞動強度要高於普通行業,但他們的收入並不算高。

據國家統計局報告,2017 年,全國平均年收入為 7.4 萬元。而丁香園《2017 醫生薪酬報告》中顯示,醫生的平均年收入為 9.6 萬元,只比平均工資略高了一點。

同時,他們的期望年收入為 15.8 萬元,是平均年收入的 1.6 倍。

但更令人心酸的是,分析發現,同條件下女醫生的平均月薪比男醫生低 973 元,而男護士的平均月薪是女護士的 1.3 倍。

丁香人才《2018 醫療人才求職就業調研報告》

而就在 2 月21日,人社部等九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在招聘時不得以性別為由限制婦女求職就業、拒絕錄用婦女,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不得將妊娠測試作為入職體檢項目,不得將限制生育作為錄用條件,不得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從結婚到生產代價,女性的職場危機總是比男性來得更早更猛烈。在注重科學、理性的醫療行業也難逃職場性別歧視,作為一個社會議題,職場男女平等任重道遠。

近八成醫生因工作出現過心理問題

丁香園曾發布一篇題為《我不是累了,是燃燼了 | 中國醫生職業耗竭現狀》的文章,文內提到,超過三分之二的醫生正在經歷「職業耗竭」。

而在丁香人才本次針對 9,617 名醫護群體的求職就業調研中,有 77.8% 表示因工作壓力而出現過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問題直接引發了職業倦怠: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個人成就感

同時,雖身為醫療工作者,在面對心理問題和職業倦怠時,他們仍習慣用「鴕鳥式」的心理疏導方式。在出現過心理問題的醫護群體中,有 65.5% 曾想過求助,可只有 7.4% 真正求助過。

這樣大規模的亞健康心理狀態來自醫生群體幾近飽和的工作量。

在本次求職就業調研中,有 19.5% 的醫療工作者每月要上 8 天以上的夜班,這意味著他們每隔一天就要上一次夜班,而這些群體中自查出現過心理問題的占 86.5%。

《2018 醫療人才求職就業調研報告》

與此同時,還有 30.0% 的醫護人員每周要加班 11 小時以上,其中一半每周至少加班 20 小時。也就是說,以每周休 2 天為例,15.0% 的醫護人員完全沒有休息天。

可以說,醫療工作者的工作狀態是:長時間開機待命、36小時 on call 。在這樣強壓狀態下,醫生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得到重視。

《2018 醫療人才求職就業調研報告》

沒遇到過醫患糾紛的醫生不到 6%

2018 年 10 月 1 日,《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實施,將醫患糾紛上升到法律層面,也為後續處理提供了部分制度保障。

2018 年 12 月 14 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一名醫生被患者刺傷昏迷,輿論再一次將醫患矛盾推向高潮。

調查顯示,只有 5.9% 的醫護沒有遇到過醫患糾紛。而親身經歷過醫患糾紛的醫生高達 39.3%,另外 54.8% 的醫生曾目擊同事的糾紛遭遇。外科和急診科成醫患矛盾高發區。

《2018 醫療人才求職就業調研報告》

醫患間的誤解增加了醫患糾紛的發生概率,而院方的態度則直接影響了醫務工作者在面對糾紛時的態度。

《2018 醫療人才求職就業調研報告》

儘管近年來,國家對醫鬧的限制越來越嚴格,整體醫療環境在逐步改善,但保護自己已成醫生的潛意識。

漫漫從醫路,道阻且長。「幹得多,掙得少,幸福指數低」是大多數中國醫生的現狀,而如履薄冰、你死我亡式的醫患關係更增加了醫生的壓力和工作成本。

或許,醫療行業不僅需要熱血和堅持,還需要用之不竭的「英雄主義」。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分泌時間 的精彩文章:

致罕見病小胖威利:願你的珍稀人人皆知
用藥不小心,容易攤上大事兒!

TAG:內分泌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