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董明珠:要倡導利他思想 會確保格力員工都有房

董明珠:要倡導利他思想 會確保格力員工都有房



(原標題:對話董明珠:這個時代要倡導利他思想,會確保格力員工都有房)



「我們現在最缺的是基礎研究,我們需要的不是個光環,需要的是一種力量。」

3月10日晚,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000651)董事長董明珠走出「兩會」會場,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談起這幾年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就是關注年輕人的成長,「以前我們這些研發人員很少,也沒有什麼根基。我們現在有14個研究院,一萬幾千技術人員,支撐了格力電器的發展。」?

今年1月,65歲的董明珠全票當選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會董事長。

在前兩個任期,董明珠已經把格力電器的營收1000億帶到了兩千億級。展望新任期,董明珠表示,希望企業能穩健發展,更加誠信,更加講求創新精神,要倡導利他思想。

「不一定要有9萬套,因為我們好多都是夫妻倆,兩人一套……這已經在實施當中,可以確保員工都有房。」董明珠這麼回應給格力員工分房的計劃。

以下是澎湃新聞記者與董明珠對話內容摘要:?

【為什麼要開網店】

澎湃新聞:你在兩會通道上講,開了一個網店,這是新的營銷嘗試嗎?

董明珠:現在格力被空調這個烙印固化了,講到空調,大家第一個想的就是格力,講到格力的時候第一個想的就是空調好。我們格力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實際上把整個家電的產業鏈全線覆蓋了,冰箱、洗衣機、生活電器。同時我們還有大松(生活家電品牌)和晶弘(冰箱品牌),已經有三個品牌,但晶弘冰箱和大松這種電器,消費者的認知還是非常少。?

我們做了很長的前期準備,就是未來兩年可能每個家庭都會實現智能家這樣的一個生活模式。我就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格力所有的電器產品都可以做到跟格力空調一樣。

那麼,怎麼讓別人知道?我就想讓我們更多的人,我們9萬員工,讓我們自己周邊的人,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產品。

當時我想到的就是第一個推給9萬員工,全員銷售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我們在鄉鎮這些地方,很多時候我們鄉鎮老百姓買的,除了便宜,對質量的保證這些方面,它還是有很大的欠缺。我想把最好的產品送到農村去,我們員工很大部分都來自於農村,這些孩子們過年都要回家,所以正好春節期間他們回到村裡去,也可以把我們這麼多的產品展示給他們看。

然後第三個,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讓每一個員工都知道自己崗位的重要性。特別是小家電,大家都認為是個便宜的,最好一年就換,甚至於最多用個兩年,消費者也不來找我。但是我們希望考慮消費者的感受,你一定要讓消費者用的就是這個產品。在整個智能的時代,你的產品它的協同性,質量保證,舒適度等等,都要作為製造業用心去研究的。

我們員工通過這樣的一個銷售,更加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包括我們如何能做到消費者滿意。員工通過這個小事就知道自己的崗位責任多大。

過去為什麼出現過馬桶蓋事件、電飯煲事件?我這樣講也是2015年的事情,轉眼已經3年過去了,確實我們當年發布的產品推動了這個行業的進步,因為我們真正做出了世界最好的電飯煲。

澎湃新聞:現在好像去外國代購電飯煲中的現象很少了。

董明珠:說老實話,如果有的話,他真的是沒有用心對市場了解。我們現在飯煲跟一些品牌比,不僅是口感好,營養成分高,更重要是我們現在分類進行飯煲設計,比如我們做的三高人群的飯煲金康煲。血糖病人根本不敢吃米飯,我們通過飯煲技術把糖分分解,你吃了這飯煲煮的飯,血糖它不會升高,所以你這種飯煲肯定就有市場。

我開微店,這裡面這一個月大概應該賣掉200個金康煲。

好多(買的人)我都不認識。這個時候我就看到了我們這個產品,消費者需求就分到各種不同人群了。

去年我去飯店吃飯,他們說現在煲仔飯特別好吃,但只能到飯店吃,回家做不出來。 我們現在開發出來的電飯煲,就是你要專做煲仔飯,所以這個就很有意義,市場一定要不斷地去創新。

澎湃新聞:目前看全員營銷效果不錯?

董明珠:當然好了,一個我覺得現在很多人知道格力不是僅僅一個空調,有大松,有晶弘,冰箱洗衣機都比別人好。我們冰箱零下五度不結冰,大家常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這一系列動作做完以後,我們全員銷售知道自己的責任了,我們要儘力做最完美的產品,員工也得到了一個很深的感受。?

消費者也知道了,今天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他說我買了你500個充電寶,他說他送給朋友,朋友都說充電寶用的特別好,而且很便宜,一個一百幾十塊錢。而且你各種產品都能滿足要求的時候,這個市場是巨大的,關鍵你不能做低級的。簡單一個地價,來用低質來充斥,這個市場是不行的。

澎湃新聞:如果說全員銷售效果好的話,這種模式可能會開創一種新的營銷思路。

董明珠:我們現在有3萬多家線下門店,加上我們網上這9萬員工就跟線下的就結合起來。所以現在我們基本上買產品是在我網上買的產品,他說5個小時要到,我們肯定5小時準時到。

我覺得這個模式特別好,你說我們9萬員工,每個員工家裡有多少親朋好友?!

我覺得關鍵是體現出在為我們過兩年的智能家做準備。

【新的董事長任期有哪些目標】

澎湃新聞:今年你開啟了第三任格力電器董事長的任期,前兩任任期,格力空調行業老大這個地位已經非常穩固,下一任的任期有哪些大的目標?

董明珠:我覺得格力電器這麼多年發展,從2012年到現在,其實我們還是總書記提出來這幾點方向,一個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就是要自主創新。我覺得作為製造業來講,你就是社會的一個細胞,你這個企業做得好,所有的企業都是好企業,這肯定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就很健康。?

所以2018年大家都說不行,我們格力依然保持一個很穩健的增長。特別是我覺得我當董事長,我第一個實現了兩千億目標的突破。

其實想起來挺有意思,我記得我當時(1995年)回來當部長是4個億,當年(營收)翻了7倍;然後(2001年)當了總經理的時候,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實現了(營收)百億突破。然後2012年當董事長就當年增長了近200億(營收),實現1000億。然後這五六年下來,2018年做到2000億。所以基本上我覺得我自己定的預期目標,都是能夠做到。這種目標並不是說你自己隨意瞎想,就你根據自己企業的實力,以及市場的變化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

我覺得格力電器現在回頭看,我覺得這幾年我做了一件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關注年輕人的成長。以前我們這些研發人員很少,而且也沒有什麼根基。但這幾年我們現在14個研究院,一萬幾千的這些技術人員,支撐了格力電器的發展。?

從過去看別人,模仿別人,跟著別人後面走到今天創造,我覺得這是對格力電器可持續發展注入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在格力,不用搞關係】

澎湃新聞:這種對年輕人的重視,對研發的重視,會對下一步格力的發展產生哪些推動

董明珠:我相信企業的發展一定是很穩健的,很穩健,因為我們改變了過去的這種用人觀點。我們現在沒有任人唯親,在格力電器是行不通的,只要有能力就給機會,根本不用搞關係,打破了過去的這種所謂的關係,上下級的關係,領導的親戚朋友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很複雜,甚至我們有人小小的權力抓在手上,它都可以全力發揮到極致。?

現在是絕對不可能。所以我在當部長的時候,是把一個虧損企業當年讓它盈利,我現在當了董事長的時候,我就用6年時間,從6%讓利潤升翻了一倍半,漲了1.5倍。6年時間是過去21年4倍的利潤。其實這點功勞不完全是我,只不過是我堅定了一個信心,就注重年輕人培養,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很多人也問我說,你這個年齡你是怎麼調動他們的?你用什麼激勵方案? 我說我這裡可能沒有講待遇,我們這裡比別的企業要低,但是我們自己企業文化給他們有一種自尊,他們自身內在的一種衝動,這種激情你把它調動起來,所以我們更多的是企業搭建了一個自己的文化。

澎湃新聞:感覺你特別關心年輕人。

董明珠:他們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直接跟我對話,比如說你有房子問題,你解決了房子問題。你肯定不是簡單聽我們高層或中層幹部,而是要來自一線的需求。

澎湃新聞:他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跟你對話,通過什麼方式呢??

董明珠:手機呀,我們格力手機就顯示出我們自己的名字。

我們的手機是在工作當中用的,裡面相關的這種流程程序,有內部的一個網。

【這個時代還是要倡導一種利他思想】

澎湃新聞:你第三任任期,希望格力能夠增加哪些特質和競爭力?

董明珠:具體一點,我覺得,就得養成一種更加誠信的態度,更加講創新精神。另外我覺得,在當下這個時代,我覺得還是要倡導一種利他思想,就是奉獻精神。?

我們現在更多時候輿論上都在講以自我為中心,我怎麼樣創造了財富,我怎麼發財了,我就很成功了,但我們現在更多是把這個轉化成,因為我們讓更多人發財了,讓更多人過得更好,這種文化一定要慢慢滲透到每一個人,這樣子的和諧力才會更加強大。因為我們都為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你其中本身就是一個受益者,因為別人都會為你去思考,他這樣的話凝聚力就會更強。

澎湃新聞:如果有一天你不執掌格力,你希望格力是什麼樣的一個公司??

董明珠:我剛才講堅持自己,堅守自己本質就好。

澎湃新聞:對於自主創新外界也有不同的解讀,有的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別人的技術有什麼不可以,但是你好像很堅持。

董明珠:這個時代是在發展的,你就是拿了別人的技術來,你沒有後續的研發能力,你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我們現在最缺的是基礎研究,我們需要的不是個光環,需要的是一種力量。

【想像不出全部在講假話是個什麼樣子】

澎湃新聞:外界說你為霸道總裁,你會很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包括對一些企業家做一些點評,會不會擔心別人聽起來不那麼舒服?會改變自己的風格嗎?

董明珠:我這個風格一直是這樣,因為我覺得我堅持講真話。我覺得我不知道全部在講話假話的時代,這是一個什麼樣子,我想像不出來。 人們都虛偽地在生活在一個互相應對的這樣一個狀態下,就沒有真誠。

因為我覺得講真話,你相信最終別人理解就像我一樣的。在格力電器,你既然你因為講真話干實事,你一定得罪人,因為這些人你不得罪就傷害了企業的利益,傷害的是更大部分員工的利益。所以你必須跟這些人要去進行鬥爭,所以我覺得這些人肯定是恨你的。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要攻擊你。?

我覺得因為我從1995年就當部長,用營銷推動企業的發展,是因為沒有市場,一切都歸零。何況我們格力電器在2005年之前,都沒有能夠掌握關鍵核心部件的能力。你沒有自己壓縮機,沒有自己電機。我們2005年2006年才開始有了壓縮機電機廠,逐步有了自己的能夠研究壓縮機的這種能力。2012年以後,總書記推動中國可以講是革命性的這種改變,企業的這種使命責任意識更加增強了。格力電器真正的突破是2012年以後,我們成立了有九個研究院,後來今年我們又增加了兩個研究,等於現在我們有2012年我們成立了11個研究院,而且自己研究都不是皮毛的東西,是真正核心技術突破,比如電機,比如壓縮機,比如電子控制模具機床。研究院把真正的關鍵核心部件全部是自主研發出來。

當然也有人講說,別人有你去買就可以,買完誰來去繼續往前走?你沒有隊伍,沒有人才是不行。

作為一個董事長,你不認真履職怎麼行?我從來不是依賴性的。我回來當部長,你上面那麼多層領導太多了,但是我想我在這個位置上,我要對這個位置負責。不對那些副總負責更不對,我簡單地說對你的上級那種負責,當然我們對這負責是要負責,但你把這個部門工作搞好才是真正的負責。?

我們過去講的就是聽他的,聽話,然後扛著虎皮當大旗,層層盤剝。這種侵佔企業利益坑害員工的事情,是頻頻發生的。

【員工不一定有股權,可以確保都有房】

澎湃新聞:替格力電器的員工問一個問題,未來在你新的任期內有搞股權激勵的想法嗎?

董明珠:我覺得它不是唯一的方法,你不一定擁有股權,你這個企業就能搞好,我就讓員工活得幸福開心,我覺得這就是最好。幸福開心有多種方式。

澎湃新聞:比如說加薪,比如說未來一人一套房。但格力電器9萬員工,一人一套房9就得有9萬套房。

董明珠:不一定要有9萬套,因為我們好多都是夫妻倆,兩人一套。我們只能對一個人分房,給兩個人分房不是讓他們離婚嗎?對不對?

這已經在實施當中,可以確保員工都有房。

【互聯網屬於創新者】

澎湃新聞:怎麼看互聯網企業介入傳統行業業務的現象?

董明珠:?我覺得評論別人沒有用,但是你看空調行業或其他什麼行業,都有幾百家多少家,最後活下來的沒幾家。不是互聯網改變製造業,我覺得它不是改變製造業,是製造業的發展一種新的延伸。我舉兩個數字,格力電器2012年時候做到1000億,也有10萬人,我們現在做到2000億也才10萬人。而且那時候結構是幾百人研發,現在是一萬幾千人研發,因為這個數字變化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

互聯網不屬於某一個人,屬於所有創新者的。其實我們格力也在用互聯網,如果把互聯網經濟停留在營銷,那是很失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瘧原蟲真能治療癌症?專家解讀:還有研究很長時間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