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發生在諸葛亮圍攻陳倉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郝昭和靳祥。原文如下: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卻說蜀兵前隊哨至陳倉,回報孔明,說:「陳倉口已築起一城,內有大將郝昭守把,深溝高壘,遍排鹿角,十分謹嚴;不如棄了此城,從太白嶺鳥道出祁山甚便。」孔明曰:「陳倉正北是街亭;必得此城,方可進兵。」命魏延引兵到城下,四面攻之。連日不能破。魏延復來告孔明,說城難打。孔明大怒,欲斬魏延。忽帳下一人告曰:「某雖無才,隨丞相多年,未嘗報效。願去陳倉城中,說郝昭來降,不用張弓只箭。」眾視之,乃部曲靳祥也。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孔明曰:「汝用何言以說之?」祥曰:「郝昭與某,同是隴西人氏,自幼交契。某今到彼,以利害說之,必來降矣。」孔明即令前去。靳祥驟馬徑到城下,叫曰:「郝伯道故人靳祥來見。」城上人報知郝昭。昭令開門放入,登城相見。昭問曰:「故人因何到此?」祥曰:「吾在西蜀孔明帳下,參贊軍機,待以上賓之禮。特令某來見公,有言相告。」昭勃然變色曰:「諸葛亮乃我國讎敵也!吾事魏,汝事蜀,各事其主,昔時為昆仲,今時為仇敵!汝再不必多言,便請出城!」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率領三十萬大軍再度北伐,圍攻曹魏重鎮陳倉。魏延奉命發動進攻,但未能奏效。此時,諸葛亮的部曲靳祥主動請纓,要求前往陳倉勸降郝昭。不過,郝昭聽說靳祥這位自己的同鄉在諸葛亮手下任職,勃然大怒,將靳祥趕走。此後,諸葛亮對陳倉發動連番進攻,卻也未能攻入僅有三千人把守的陳倉。但不久之後郝昭病重身亡,諸葛亮趁機發動突襲,一舉拿下了陳倉。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郝昭在陳倉採取的防禦策略,叫做「深溝高壘」, 意為深挖壕溝,高築壁壘,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韓非子?說林下》中的「將軍怒,將深溝高壘;將軍不怒,將懈怠。」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陳倉之戰,只有前半部分符合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曹真傳》載:「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圍陳倉。」由此可見,陳倉之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不過,北伐大軍與陳倉守軍的兵力對比並非是三十萬對三千。據《三國志》相關傳記記載,當時諸葛亮的兵力在十萬人左右,而郝昭的陳倉守軍僅有一千多人。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關於這場戰爭的經過,小說中的描述基本是按照史料如實描述,差異不大,但最終的結果卻並非如小說所言的諸葛亮最終突襲攻佔該城。《三國志?後主傳》載:「(諸葛亮)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這也是諸葛亮軍事生涯中最為黯淡的時刻。

此人以一千人馬擋住數萬大軍,還道出一件往事,再次羞辱諸葛亮

在這場戰鬥開打之前,郝昭還在諸葛亮派去勸降的靳祥面前說過一番話,不僅道出了一位神秘人物,令諸葛亮顏面全失。這段記載出現在《太平寰宇記》當中。當時,郝昭對靳祥表示:「曩時高剛守祁山,坐不專意,雖終得全,於今誚議不止。我必死矣!卿還謝孔明,便可攻也。」這段話透露出一段秘聞:諸葛亮「一出祁山」時,有一位名叫高剛的曹魏將領,在祁山擋住了諸葛亮的猛烈進攻,為後來街亭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這無疑是在揭諸葛亮的瘡疤,難怪諸葛亮會如此氣憤,連續發動猛攻,想要拿下陳倉挽回顏面。不過,郝昭不僅能在言語上羞辱諸葛亮,還用實際行動擋住了諸葛亮的猛烈進攻,令諸葛亮無功而返。

參考書籍:《三國志》、《太平寰宇記》、《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名氣遠不如許褚,卻與馬超惡戰四十多個回合,救了曹操的命
關羽本有機會力保荊州不失,卻出現重大誤判,導致悲劇結局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