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汪建華:穩就業重在強化技能人才供給

汪建華:穩就業重在強化技能人才供給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解決就業問題可謂重中之重。「穩就業」排在「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之前;而「就業優先政策」也被首次置於政府宏觀政策層面,「旨在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導向」。

一、目前就業存在結構性矛盾

報告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的就業問題主要體現在「就業總量壓力不減」和「結構性矛盾凸顯」。就業總量的壓力,既與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總體形勢和複雜環境密不可分,也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就業中的結構性矛盾,這一矛盾同時存在於技術與非技術性崗位中。具體來說,從技術性崗位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擴招,至2019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已經達到834萬人,這一群體大量囤積在白領勞動力市場,而藍領技術工種卻存在大量缺口。從非技術性崗位看,製造業一線生產工崗位缺工嚴重,年齡結構日益老化,多數年輕人更偏好傳統服務業(如酒店、餐飲、娛樂等)和新就業形態(如平台企業中的快車駕駛、快遞、外賣等)中的工作,或因工作不符合期望處於間歇性就業甚至啃老狀態。總之,解決就業總量壓力的關鍵,仍在於如何解決結構性錯配的問題。完善體制機制,提升製造業和藍領技術崗位的吸引力,拓展技能人才供給渠道等措施是解決就業總量壓力的重要抓手。

當前,某些製造業中出現的用工荒趨勢可謂愈演愈烈,為此,不少企業大力實施機器換人戰略。從目前情況看,機器換人的力度可能不及年輕工人逃離製造業的速度,這種方式對緩解製造類企業一線生產工人短缺的問題作用有限。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機器換人的速率受制於機器成本、市場供給、技能人才儲備、企業經濟實力、崗位性質、生產周期、廠房面積等多種因素;另一方面,年輕一代勞動者相對優越的生活、教育和信息化經歷,極大程度地降低了其從事流水線生產的意願和穩定性。從新生代工人的擇業偏好和在工廠的高離職率看,其對體面勞動、尊嚴勞動、工作意義、發展前景的追求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正在逐步失去其賴以生存的人力資源基礎。

相比一線製造崗位的用工荒和非技術性崗位就業的結構性矛盾,藍領技術工人短缺和白領勞動力市場擁擠的成因則更為複雜。藍領技工與白領的差別或許不僅僅體現在待遇、保障、勞動強度和發展前景等方面,文化觀念和職業聲望可能才是更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傳統價值觀念,讓不少勞動者感到在藍領技術崗位上幹得再出色,似乎都不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金融、房地產和其他現代服務業的白領工作來得體面。而且,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不是在勞動者擇業就業時才發揮作用,而是在其長期的受教育經歷中就已經形成。長期以來,高等教育被大眾視為至關重要的社會流動通道,而職業教育則被過度矮化。筆者在沿海地區調研時也發現,即便是當地最好的職校,在生源方面也還是不如普通高中;在專業選擇上,職校學生首選計算機、財會之類的專業,升學和就業機會較好的數控、模具、汽修之類的專業,選擇人數反而較少。當前,高等教育擴招的政策則進一步縮小了職業教育生源範圍,使職業教育的短板地位更加凸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藍領技術崗位的人才來源。

一些地方人才政策中重學歷輕技能的傾向,也可能無形中進一步助長這種文化價值觀念。比如,勞動者憑本科以上學歷便可在不少城市獲得入戶、資金獎勵和其他公共服務資源,而技能等級則未必是這些城市入戶、子女入學、申請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資源分配的重要參考條件。這種片面的人才觀也在無形之中弱化了生產技術的重要價值,降低了藍領技術崗位的吸引力。

在文化觀念、職業聲望、待遇保障、職業前景、高等教育擴招等因素之外,我國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系統性的技能形成體系。這也是導致技術工人短缺、一線生產工人缺乏技術上升渠道的關鍵因素。從培訓主體看,職工的技能提升和培訓多由企業承擔,但大部分企業培訓能力有限,加上擔心培養的職工被挖走,因此企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從產教政策看,我國當前大力倡導產教融合或者工學結合政策,但由於缺乏有效規範,反而被一些企業用來應對用工荒。從部門管理看,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可謂「九龍治水」,職業教育屬於教育部門管理,技能認證屬於人社部門管理,行業治理屬於民政部門管理。從技能認證的具體實踐看,一些藍領工種的技能認證由於文化理論考試權重較高,阻礙了低學歷職工提升技能等級的積極性,但當前這些低學歷職工恰恰是最可能安心從事藍領工作、最有可能成為熟練技術工人的群體。此外,行業組織弱小這一現狀,更是大大降低了技能認證和培訓的有效性。政府的角色太過宏觀,企業的力量比較有限,行業組織作為中間層,在協調政府和企業參與技能認證和培訓的過程中,本可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卻總體處於缺位狀態。

二、如何解決就業的結構性矛盾

要解決當前技術性崗位就業的結構性矛盾,解決白領勞動力市場過於擁擠而藍領技術崗位缺口嚴重的尷尬現狀,就必須從完善技能形成體系、優化教育招生資源分配方向、提升技術工人待遇、改變社會文化觀念等方面綜合入手。而體制機制、社會環境的完善和技術工人待遇的提升,也將大大激勵製造業一線普工的技術學習熱情,拓寬其職業發展前景,從而部分解決非技術崗位就業中的結構性矛盾。

大力培育技能人才、強化技能人才供給,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核心思路,具體舉措表現為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和大力扶持職業教育。政府將「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而在扶持職業教育方面,則更是多管齊下,具體包括:高職院校改革考試招生辦法,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加大高職院校和職業教育的獎助學金力度;中央財政大幅增加對高職院校的投入,同時要求地方財政加強支持;鼓勵支持企業和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

可以說,上述舉措為培育技能人才、改善職業教育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筆者認為,各級政府應不遺餘力地推動上述舉措落地,並在此基礎上對體制機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第一,應大力破除我國技能形成體系碎片化的局面。各級政府可以嘗試建立產業工人職業訓練局,將人社、教育等部門的技能認證、職業教育職能和相關工作人員劃歸到職訓局,由職訓局負責協調各方(如企業、行業協會、學校、培訓機構等)力量、建立企業公共實訓平台、規範產教融合運作、完善技能認證等。

第二,積極推動行業組織建設,應充分發揮其在協調國家資源、企業力量、技能培訓、技能認證等方面的優勢。

第三,在技能培訓認證的具體操作方面,可以考慮加大對藍領性質和緊缺型工種的補貼,並降低其技能認證的文化成績權重,注重實操技能。

第四,優化教育招生資源分配方向。除了財政資金、招生政策向職業教育大力傾斜外,筆者建議,不宜再擴大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規模。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必須兩條腿走路,必須均衡發展;科技研發和生產技能人才的培養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第五,鼓勵各城市將公共服務全面向藍領技能人才傾斜。將職工(尤其是藍領性質和緊缺型工種)的技能等級作為公共服務資源如入戶、入學、住房、人才獎勵等分配的重要參考條件。城市公共服務的傾斜,不僅可以有效激勵工人的技能提升意願、穩定產業工人隊伍,更可以籍此樹立明確的制度導向、彰顯產業工人的社會價值。

第六,宣傳、人社、工會、教育等部門應該加強社會觀念上的宣傳引導,加大對工匠的評選和獎勵力度,通過各種媒介大力宣揚產業工人的優秀事迹和勞動價值,積極改善職業教育環境和職校形象。

當前化解就業總量壓力,既要從深化體制改革、加大開放力度等宏觀層面入手,有效推進經濟持續增長,也要通過各種具體舉措,化解當前就業中的結構性矛盾。而化解就業結構性矛盾,關鍵在於強化技能人才供給,將那些擁擠在白領市場和服務業的勞動者,以及閑散待業的青年人,吸引到製造業的生產性崗位、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中。而要真正提升技能人才的培訓供給能力、改善藍領技術崗位的待遇和吸引力,則需要從完善技能形成體系、優化教育招生資源分配方向、傾斜城市公共服務資源、改變社會文化觀念等方面綜合著手。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王峰:AI與「靈導」——激發文學藝術新活力
單小曦:新媒介文藝批評——走「內外綜合」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