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至今還在向其他國家派遣總督,殖民主義的影子還在?

英國至今還在向其他國家派遣總督,殖民主義的影子還在?

16世紀,英國首先爆發了工業革命,這次技術革命的大爆發,直接導致英國鳥槍換大炮,經濟搞起來了,工業發展了,軍隊強大了,最後順理成章的英國人也開啟了全球殖民征程。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在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上,英國人踏著艦船,手拿槍炮,由五花八門的人如航海家,罪犯,學者,甚至是海盜等率領,遊盪在世界各大洋中。這期間英國人用殺戮,用武力征服了不少土地,由此勢力遍及世界各個角落。

在英國的各個殖民,總督是當地最大的官方派遣官員。不過,由於殖民地眾多,征服者來源不一,比如有政府派遣的,有自發開拓的,也有海盜們佔領後自覺臣服洗白自己的。為了安撫那些非政府人員大佬們,英國很多時候都是順勢發一張委任狀,蓋個章,給個總督職位。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但是,對英國來說,諾大的帝國勢力,就來源於這些螞蟻肉的積累。總督這個高帽子,可真是為英國立下了大功了。

二戰後,由於美國的擠壓,蘇聯的強勢崛起,英國這個老牌大國由於自身實力的衰弱,其在全球的主導權秩序開始崩潰,英國已經無力親自維持龐大的帝國開支了。於是,借著二戰後興起的國家獨立東風,英國借坡下驢,給了很多殖民地一些面子,讓他們獨立了。

但是英國人還是很精明的,雖然英國衰弱了,但是依然是全球大國,於是英國成立了英聯邦,對外政策就是,來者不拒,合作交流,當年跟著英國混還是有很多好處的,如貿易優惠、政治上的合作、國家之間的關係調解等,況且英國並不干預其他國家的內政,所以參加的國家還不少,甚至有很多不是原來英國殖民地的國家也加入了。

直布羅陀總督

直到現在,英聯邦成員國達到了驚人的52個,坐擁人口23億。不過英聯邦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英國的女王是英聯邦的元首,讓人感到矛盾的是,雖然很多國家是英聯邦的成員國,英國女王也是英聯邦元首,但是這些成員國中有36個是有自己國家的元首的,對於此事,英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畢竟,人家肯加入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除了那36個之外,還剩下16個國家是沒有自己的國家元首的,像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國,這些國家之前是老牌的英國殖民地,是英國的死忠粉。他們對英國女王有著很大的尊重和親切感,所以,女王當他們國家的元首,這些國家不僅不感到難堪,反而有很大的榮譽感。

既然女王是他們的國家元首,那麼,英國女王自然要向這些地方派遣總督以宣示自己的管理權威了。不過,英國成立英聯邦的初衷並不是要插手別國事務,所以,英國女王向這些國家派遣的總督實際上是當地人自己選舉出來的,就像幾百年前一樣,英國女王寫個委任書,嗯個手印,給一個身份,這人就成了女王的人了,也就代表著女王了。

全盛時期的日不落帝國

這樣的做法還是很高明的,畢竟它既體現了民主的一面,又讓英國女王很容易就可以在形式上達到目的。可以說,現在英國的女王不僅僅是英國的女王,那些以她為國家元首的各國,也都是她名義上的子民,不搞偏心,才是女王存在的根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一鍋煮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軍的特殊軍令:德國至今都在遵守,全世界都表示認同
歸還領土時他說:給一點算什麼,要給就給完,搞得日本人很尷尬

TAG:歷史一鍋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