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季到了,小心腹瀉背後有「黑手」

春季到了,小心腹瀉背後有「黑手」

老王的腹瀉已經持續兩個多月,剛開始他根本不當回事,後來實在挺不住了,便去藥店買來黃連素、痢特靈,可服用快一個月了,療效甚微。後來,家人讓老王到醫院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結果發現是肝癌,幸虧發現尚早,及時施行了手術才逃過一「劫」。

專家釋疑:以腹瀉為首發癥狀的肝癌並不常見。肝癌患者的肝臟解毒功能下降,腸黏膜在有害化學物質的刺激下產生腸毒素,促使肥大細胞增殖,釋放組織胺,使腸黏膜變性水腫,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致使大量水分排入腸腔引起腹瀉。值得注意的是,腫瘤引起的腹瀉患者中,有的就診太晚。主要原因是,患者以為腹瀉都是一般的胃腸道疾病或受涼、食物不潔造成的,常常自選藥物服用,結果延誤病情。其實許多疾病早期表現不典型,有時也可以表現為慢性腹瀉,要引起警惕。

春季到了,小心腹瀉背後有「黑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大腸癌:晨起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發生改變,是早期發現直結腸癌的重要指標。由於腫塊及其分泌物刺激腸道,可使大小便規律的人突然變得大便次數頻繁或明顯減少,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早上起床後腹瀉等,特別是同時伴有黏液血便、膿血便、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貧血、消瘦、無力時,要高度警惕。

2.胃癌:腹瀉伴有上腹部脹痛。臨床表明,腹瀉也是胃癌患者較為常見的癥狀。由胃癌引起的腹瀉與平常腹瀉不同,常伴有上腹部脹痛,且不會出現便秘。同時,胃癌患者還會出現輕微的噁心、胃灼熱感、食欲不振。此時一定要儘快接受胃鏡檢查。

春季到了,小心腹瀉背後有「黑手」

3.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腹瀉與其導致的胃腸道植物神經病變有關。腹瀉呈頑固性、間歇性,發作時間可為2天至幾周;間歇性可為數周至數月,腹瀉晝夜均可發生,約有5%的腹瀉病人同時伴有脂肪瀉(俗稱油花樣腹瀉)。

4.肺癌:典型的肺癌以慢性咳嗽、痰中帶血或胸痛等為主要癥狀,可少數病例卻以腹瀉為突出表現。肺癌之所以引起腹瀉,是由於某些肺癌細胞可產生各種調節肽,這些激素直接進入血液循環,使人出現類癌綜合征,腹瀉就是一個突出的癥狀。

5.胰腺癌:長期慢性腹瀉。由於胰腺被胃和橫結腸所遮蓋,普通檢查難以發現,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很低。由於胰腺分泌液不足,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會出現腹瀉。因此,難以解釋的上腹不適,反覆腹瀉、脂肪瀉,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以及非膽結石等引起的黃疸,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等癥狀,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檢查。尤其是有長期吸煙史,或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

春季到了,小心腹瀉背後有「黑手」

6.生長抑素瘤:該病是胰島細胞分泌大量生長抑素引起糖尿病、膽道結石及消化不良為主的綜合征。引起腹瀉的原因可能與腫瘤分泌多種激素或激素類物質有關。

7.潰病性結腸炎:起病可急可緩,癥狀輕重不等,腹瀉是在炎症刺激下,腸蠕動增加所致,或腹瀉與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數頻繁。

8.甲亢: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患者由於腸道蠕動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大便頻繁甚至腹瀉,大便一般呈糊狀,含較多未消化食物。

9.甲狀腺髓樣瘤:本病約20%-30%的患者可發生腹瀉。腫瘤切除後腹瀉可消失,腫瘤複發或轉移後腹瀉又再出現,多並有面,舌等多發神經痛的表現。腹瀉的原因是癌組織分泌前列腺素,影響血管收縮的腸肽或5-羥色胺所致的腸蠕動亢進而發生腹瀉。

10.過敏性紫癜:早期皮膚損害不明顯,有時僅表現為腹瀉癥狀,易被誤診。

11.糙皮病:會有腹瀉現象,並多伴有腹脹、腹痛。

12.腸道菌群失調:腹瀉多因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後,使腸道的正常菌群發生了失調所致,嚴重者可誘發假膜性腸炎。

因此,有長期或嚴重腹瀉時,千萬別想當然,一拖再拖或自服止瀉藥。一定要及時到醫院診治,醫生會對症治療,避免病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文/蘇新民 博士 編輯:王博)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當卵巢遇上「巧克力」
中老年人健走有助關節健康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