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他以詩、文而著稱,掩蓋了他的書法才華,元奎章閣書家-揭傒斯

他以詩、文而著稱,掩蓋了他的書法才華,元奎章閣書家-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碩,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元代著名書法家。元代雖然時間不長,但也是文人書家輩出,但由於趙子昂太過強大,使得後人說起書法只知道有趙子昂,而不知道其他人了。其實元代的書法並不是趙子昂一個人的書法,還是有很多其他書家的,例如我們前面寫過的鮮於樞、鄧文原、虞集、康里巎巎、揭傒斯、柯九思、李倜、張雨等等,而其中揭傒斯的楷法醇美,具有晉人風範,可出趙氏其右。

後人對揭傒斯的書法關注較少,這裡面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揭傒斯本身並不以書法名世,他的詩與虞集、楊載、范梈並稱「元詩四大家」,他的文章又與虞集、柳貫、黃縉齊名,人稱「儒林四傑」,所以是他的詩文的名聲遠遠蓋過了他的書法。其實像「元詩四大家」的另外三家書法都是很好的,書法都是被他們的詩文所掩;第二點是揭傒斯的傳世書法很少,而關於書法的著作更少見,所以後人對他的書法藝術很難窺其究竟。

揭傒斯以不惑之年才經程鉅夫推薦入仕,入仕之後書法深受趙子昂的影響,《跋陸繼善摹禊帖》是揭傒斯難得的行書作品,這兩幅作品結字欹側,用筆率意,提按中時露鋒芒,任情恣性中少一些精工,從中能看到趙氏的影子。

楷書跋趙孟雜書三段卷

揭傒斯與趙孟的交情也是非常深厚,揭傒斯對趙孟是崇敬有加,而趙子昂也非常欣賞這個小自己二十歲的年輕人的才華。延祐五年,由程鉅夫撰文、趙子昂書《賜貞文先生揭君之碑》即是為揭傒斯父親所書。而以趙氏此時身為一品大員的聲名與地位,為一個初入翰林的揭傒斯父親書碑,由此可見趙氏對揭傒斯的欣賞了。延祐四年由揭傒斯撰文、趙子昂書《龍覺寺長明燈記》,亦可說明二人交情至深,維繫之久,彼此之間應該是心照不宣的。揭傒斯入仕後主要是受到趙孟的影響,因此康有為稱:「自余揭曼碩、柯敬仲、倪元鎮,雖有遒媚,皆吳興門庭也。」

揭傒斯60歲以後的書法作品流傳較多,受趙子昂的影響開始追求晉人風骨。至元元年《跋歐陽詢化度寺碑冊》的楷書以方筆、露鋒居多,提按頓挫中知其追求速度,筆法精鍊,骨氣瘦峭中,加以沉密雅潤,不乏清妙。翁方綱認為「曼碩細楷妍」。

楷書跋陸柬之文賦卷

至元四年揭傒斯65歲時《跋陸柬之文賦》,字體方整,有歐陽詢筆意,清雅怡和,規矩多於自然。整體而言,此時揭傒斯書法已經完全成熟,從題跋的墨跡來看,又以追求晉人書法的風神骨力為主。因為受到趙子昂的復古思想的影響,揭傒斯的書法始終以「晉人風格」作為書法的最高目標。因此在《跋陸柬之文賦》時曰:

唐人法書,結體遒勁,有晉人風格者,惟見此卷耳。雖若隋僧智永,猶恨嫵媚太多,齊整太過也。獨於此卷為之三嘆。

揭傒斯認為在唐代書家作品中,能夠稱得上得「晉人風格」的只有陸柬之的《文賦》。《文賦》通幅以行楷為主,偶爾兼用草書,用筆以圓勁為主,神采出自《蘭亭帖》。趙孟晚年書法全從此得力,認為此卷書法不在虞、歐、褚、薛之下。

臨智永《真草千字文》

揭傒斯為追求晉人風骨而學習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他不是簡單的臨摹,而是深入研究了智永與晉人之間的不同。他指出智永書法「嫵媚太多,齊整太過」,看似晉人風貌,終被筆法所累。

然而揭傒斯本人書法最終未能達到「晉人風格」的目標。這一點與趙子昂有相似,都是身居廟堂高位,於性情上不可能向晉人一樣任情恣性,而長期壓抑與自律的心理自然會影響到書法,難以放開。明代的大收藏家,那位與乾隆可比的蓋章狂人項元汴對他的評價是「筆法婉媚,似得晉唐人逸韻。」一個「似」字,道出揭傒斯書法的真諦,「宗唐似晉」非常中肯。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學書法三個月,練了42個字
岳飛之孫岳珂,書如其人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