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給了自己一個稱呼,兩千年後,我們都在用!

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給了自己一個稱呼,兩千年後,我們都在用!

中國,一個多麼熟悉又親切的稱呼,它的背後可以是家、可以是國,而中國人,這不僅僅是一個身份,更是一種責任!

那麼,「中國」這兩個字到底是來自於何時呢?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之後,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

在古代,「中國」一詞的意思之一是指帝王所處的都城。《詩經.大雅.民勞》說:「惠此中國,以綏四方。」這裡,「中國」指京都,「四方」指京都的諸侯。

「中國」的另一古義是泛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即遠古華夏族所居住的地方。

上古之所謂「中國」者,即指後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於「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後世中原之廣,而僅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為什麼古人把這一帶稱做「中國」呢?

這一帶四周分布著夷、狄、戎、蠻諸族及其所建國,將這一帶包圍在中間,故古人稱這一帶「中國」。後來儘管「中國」的地理範圍隨著歷朝歷代的統一和衰落有所變化,但這一名稱還是流傳下來。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後,「中國」二字才正式作為了中國的國名。也就是我們所稱呼為「中華民國」,簡稱為「中國」二字。之後,「中國」二字,才具有了近代國家的一個概念。

到了後來,新中國成立,我們就正式的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為了「中國」。

我驕傲,我自豪,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東方的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的一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山不老 的精彩文章:

為何我該做的都做了,神仙還沒讓我實現願望?
結了婚就不能求桃花運了嗎?何為桃花運,也許你並不知道!

TAG:道山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