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拋開坑殺45萬趙軍的事實,從軍事角度分析白起的戰略

長平之戰,拋開坑殺45萬趙軍的事實,從軍事角度分析白起的戰略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長達500年的春秋戰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以趙軍45萬被秦軍坑殺為結局,至今令人心悸不已。司馬遷在《史記》給出的說法是趙國中了白起的反間計,用趙括取代名將廉頗擔任主將,葬送了趙軍,遂令「紙上談兵」的成語留諸後世。

長平之戰,拋開坑殺45萬趙軍的事實,從軍事角度分析白起的戰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公元前260年,趙括率領四十五萬趙軍向秦國發起進攻。此時,秦軍的統帥已經換成戰神白起。對這次換帥,趙括到了後才知道。他到長平後改變了廉頗的戰法,改守為攻。面對幾十萬趙軍,白起採取了包圍全殲的策略。

長平之戰,拋開坑殺45萬趙軍的事實,從軍事角度分析白起的戰略

當趙括向秦軍發起進攻時,誰能料到他已中了白起的妙計,被包圍了整整四十六天。就在危急關頭,趙括組織了四支部隊進行突圍。結果,沒有出去。而秦軍卻箭如雨發。激戰中的趙括身中數十箭,最後陣亡。趙括死後,趙軍放下武器投降。為了以絕後患,除了放回去的,白起將這四十萬人全部坑殺,場面真的是殘忍至極。決定秦趙命運的長平之戰也以秦軍獲勝宣告結束。

長平之戰,拋開坑殺45萬趙軍的事實,從軍事角度分析白起的戰略

長平之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戰定天下。從此,秦國一家獨大,再也沒有國家可以與秦國抗衡,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實際上長平之戰對秦國的影響也十分大,戰役結束後,秦國國庫空虛,兵馬也不剩多少,那麼長平之戰到底是對是錯?戰役開始後,趙軍換上了趙括作為統帥應戰白起。白起假裝被趙括率領的一支先頭部隊打敗,然後撤退。

長平之戰,拋開坑殺45萬趙軍的事實,從軍事角度分析白起的戰略

趙括緊咬白起敗軍不放,孤軍直入,將趙軍的兵馬拉成了一條長戰線,一字進入了秦軍早已設計好的營壘。此時,白起派人切斷了趙軍的糧草,將趙軍封鎖於包圍圈裡。秦軍與趙軍兵馬相差無幾,白起以相同的兵力圍戰趙軍,造成了最後兩軍互相對峙的尷尬場景。

如果此時趙國的鄰國韓、魏二國任意一方支援趙國,局勢都會大有轉變。但是這種擔心卻不必要,因為沒有一家伸出援手。原因也很簡單,如果幫助趙國滅了秦國,那麼趙國又會一家獨大,自己損兵折將不說,到時候趙國獨大時一定會再對鄰國下手,沒有人會為自己建立一個強大的對手。

長平之戰,拋開坑殺45萬趙軍的事實,從軍事角度分析白起的戰略

那麼,站在客觀的角度再去看看白起的戰略。當時秦國已然是一家獨大,將其他六國不放在眼裡,而這個時候與趙國開戰,並且出動了秦國所有兵馬,進行了長達四十天的圍剿。萬一這個時間有其他任意一國支援趙國,趙括便會打一個中心開花,反過來包圍秦軍,那時秦國將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長平之戰,拋開坑殺45萬趙軍的事實,從軍事角度分析白起的戰略

所以白起這種近乎拿自己國家命運作為賭注的打法,大多數史學家都認為這樣打仗無異於是智障的做法。可是自古成王敗寇,究竟孰是孰非還是讓歷史自己去辨別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 的精彩文章:

輕功雖不像武俠劇里那樣神乎其神,但它卻真實存在
關羽以斬殺顏良、文丑為榮,同時也暴露了關羽的僥倖成分

TAG:刀墓手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