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軍隊人大代表: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

軍隊人大代表: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龐清傑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軍隊不斷走向世界,履行大國擔當。

從聯合國維和到亞丁灣護航,從活躍國際聯演聯訓聯賽舞台到積極進行人道主義救援,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的步伐堅定而鏗鏘。

兩會期間,軍隊人大代表熱議中國軍隊積極承擔國際責任,一種聲音清晰而洪亮——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

有一種堅守叫熱血藍盔

提到維和,很多代表對這一刻記憶猶新——

2015年9月28日,習主席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維和峰會時,作出了支持改進和加強聯合國維和行動的6項承諾,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建設一支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

「積极參与聯合國維和行動,是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承諾。」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何雷代表說,組建維和待命部隊,是積極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具體措施,是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履行大國義務的重要表現。

言出必行,有諾必踐。在去年11月底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13支維和待命分隊一次性全部高標準通過聯合國組織的考核評估,晉陞為二級待命部隊,這標誌著我軍維和待命部隊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何雷代表介紹,中國不僅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聯合國維和行動出兵大國,還是第二大維和出資國。自1990年以來,中國軍隊先後參與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2013年中國首批維和警衛分隊出征馬里,2015年中國首批維和步兵營飛赴南蘇丹,「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腳步踏實而堅定」。

這些年,我維和官兵累計新建、修復道路1.6萬餘公里;排除地雷及各類未爆炸物10300餘枚;接診病患超過20萬人次;運送各類物資器材135萬噸。

「犧牲在維和一線的中國維和官兵,用熱血和生命兌現了『忠實履行使命、維護世界和平』的鏗鏘誓言。」陸軍第73集團軍政委楊誠代表對2017年元旦前夕習主席飽含深情的新年賀詞印象深刻:中國維和部隊的幾名同志壯烈犧牲,為世界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我們懷念他們,要把他們的親人照顧好。

有一種責任叫守護和平

很多來自海軍的人大代表對這一幕感觸頗深——

2014年2月6日,習主席在俄羅斯索契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與正在參加敘利亞化學武器海運聯合護航的中俄軍艦艦長視頻通話,向兩艦全體官兵致以節日問候和良好祝願。習主席還祝願大家圓滿完成任務。

在來自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的蔣永馨代表看來,習主席的囑託,飽含著心系基層官兵的情懷,也堅定了中國海軍向海圖強、維護世界和平的信心。

去年12月26日,是中國海軍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10周年。10年間,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累計完成1198批6600餘艘次中外船舶護航任務,其中逾半數為外國船舶。

「2008年海盜十分猖獗。如今,海盜出現的頻率已下降了很多,中國海軍為地區和平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曾兩次執行護航任務的岳陽艦艦長趙岩泉代表說,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護衛了中外船舶安全,也增進了中國海軍與外軍的了解、互信和合作,「這些都是維護世界和平的積極因素」。

除了護航,這些也是來自海軍的人大代表頻頻提及的畫面——

敘利亞化武危機中,中國海軍與俄、丹、挪三國艦艇執行了20批聯合護航任務,護衛運輸船外運敘利亞化學武器出境;

葉門炮火中,第19批護航編隊臨沂艦、濰坊艦、微山湖艦緊急安全撤離600餘名中國公民和來自15個國家的200餘名外國公民;

和平方舟醫院船自入列以來已7次執行「和諧使命」任務,先後訪問40多個國家、接診病患23萬人次;

……

蔣永馨代表說,敘化武護航、葉門撤離中外公民等行動,是中國擔當的有力詮釋,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全面落實戰鬥力標準,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保持高度戒備狀態,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堅決捍衛國家權益,努力為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去年4月南海海域閱兵,習主席的重要指示,讓來自海軍的人大代表深感責任重大,表示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在新時代不斷創造新的業績,繼續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作出貢獻。

有一種友誼叫開門練兵

(中國陸軍承辦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4個項目在新疆庫爾勒圓滿結束。中國參賽隊包攬4項賽事團體冠軍、11個單項賽冠軍,榮獲14項個人獎)

「開展國際軍事合作,對於加強戰略互信、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中國軍隊同有關國家軍隊加強交流合作,不斷取得國際軍事合作新成果,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新貢獻。」

發表視頻祝賀「國際軍事比賽-2017」開幕時,習主席如是指出。

這一幕,陸軍某部連長黃鑫代表印象深刻。那一年,他和戰友們赴俄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7」「偵察尖兵」項目比賽。也是在那一年,中國軍隊首次承辦「國際軍事比賽」部分賽事。

黃鑫代表認為,從參賽到辦賽,折射出中國軍人日益活躍在國際聯演聯訓聯賽舞台的身影。

「參與聯演聯訓聯賽,各國軍人能在交流中提升互信、在切磋中提升友誼。」來自陸軍的吳昌潔代表深有感觸。2017年8月,吳昌潔作為中國陸軍代表隊一員,赴澳大利亞參加「科瓦里-2017」中澳美三軍聯合訓練。

在吳昌潔代表看來,從單純受邀參加,到根據安全需求主動設計、牽頭組織;從聚焦反恐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到涉及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的各個領域,中國軍隊與外軍的聯演聯訓向著多層次、多領域、多軍兵種方向持續邁進,不僅深化了同相關國家軍隊的友誼和互信,也為提高打贏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用擔當拉近心的距離

隨著中國擴大開放、擁抱世界的步伐不斷加快,中國軍隊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中國軍隊走向世界,意味著世界多了一支維護和平的堅定力量,多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

在南蘇丹、蘇丹、剛果(金)、馬里、黎巴嫩5個聯合國維和任務區,都活躍著中國軍人維護世界和平的身影。自1990年以來,中國軍隊已累計派出維和軍事人員3.9萬餘人次,先後參加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

經南海,過馬六甲海峽,跨越印度洋,至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4400海里的海上航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走過了不平凡的征程。數字彰顯擔當——10年、100艘次艦艇、26000餘人次官兵、6600餘艘次中外船舶。

從上合組織「和平使命」系列演習到中巴「雄鷹」聯合訓練,從「科摩多」系列演習到「國際軍事比賽」,越來越多的中國軍人,閃耀在雙邊和多邊國際聯演聯訓聯賽舞台上。

此外,在埃博拉疫情肆虐之際、在葉門局勢緊張之時、在馬爾地夫缺水之時……中國軍隊都緊急施以援手。

在中國軍隊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中國與世界的心貼得越來越近。「謝謝中國,感謝你的服務和犧牲」「感謝和平方舟,送來最美禮物」「別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國因埃博拉來了」……這些肺腑之言,生動詮釋了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也彰顯了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龐清傑)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