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中日軍短短几個月內就橫掃東南亞

二戰中日軍短短几個月內就橫掃東南亞

由於採取全民抵抗政策,抗戰打到1941年時,日本少壯派軍官放言三個月就打下中國,早就成了天大的笑話,日軍不僅在中國境內損兵折將,海軍與陸軍的矛盾也空前高漲。

日本陷於進退兩難的困境,要迫使中國屈服就必需切斷中國的外援通道,控制南中國海和滇緬國際公路,就勢必拉長戰線且延長時間。

於是,軍部的那幫老朽腦瓜清醒下來,終於意識到中日之間,必將是一場長期的戰爭,要進行長期作戰,不控制東南亞的戰略物資,特別是石油,戰爭就無法支撐下去。

原本參謀本部一直存在著「北進」和「南進」兩派之爭,「北進」以陸軍為代表力主在時機成熟時進攻蘇聯,向西伯利亞方向擴張;「南進」派的海軍則主張向東南亞擴張。

是年七月,美國對日本實施了石油禁運,本土的石油儲存量僅能維持戰時消費一年,而軍部判斷要使中國屈服,最樂觀的估計,還得持續三年。

此時,日本皇室都陷於惶恐不安的狀態,不能再糾結「北進」還是「南進」了,必須當機立斷作出決斷,事關日本的國運。

此前,由於與蘇軍在張鼓峰事件特別是在諾門罕戰役中,陸軍完敗於蘇軍,徹底領教了蘇軍機械化軍團的作戰威力,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而慘痛的教訓,對「北進」一直持謹慎態度,陸軍終於認慫了,對海軍「南進」戰略不再反對。

中國的頑強抵抗,使得歐亞戰略格局發生完全出乎常規的變化,日本只得被迫放棄了「北進」計劃,只能選擇「南進」戰略,與英美荷等西方國家交戰。

其實,早在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精心策劃偷襲珍珠港計劃時,陸軍統帥部從1940年年末便開始編製對英美荷的進攻方案,對每個打算進攻的地域,都事先擬定了詳細的計劃。

再將陸軍和海軍擬定的作戰方案統合到一起,僅圖上演習,在陸軍大學就舉行了5天,海陸軍整合的協同作戰計劃順利完成,已經無需要修改。

海軍就是摧毀美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的航母、戰列艦、重型巡洋艦等主力水面艦艇,陸軍第一階段就是佔領重要的資源地帶,摧毀英美荷在東南亞的主要根據地。

海陸軍密切配合下,打算佔領菲律賓、馬來半島、關島、帝漢、香港、泰國、緬甸、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蘇拉威西、稗士麥群島等。

為達成以上戰略目標,海軍將出動第2艦隊、第3艦隊、南遣艦隊和1600架戰機的第11航空艦隊;陸軍將出動11個師團和700架戰機的2個飛行集團,總兵力約40萬人。

12月8日,大本營向聯合艦隊、南方派遣軍、中國派遣軍發出了進攻作戰命令。海軍第2艦隊、第3艦隊開始炮擊,掩護陸軍第18師團在馬來半島東北岸哥打巴魯附近登陸,破使英軍撤退。

同時,馬來北部的機場受到日本戰機的空襲,158架英國空軍飛機只剩下10架,英國失去了制空權,山下奉文率領的第25軍在泰馬邊境稍北的新格拉登陸成功,沒有受到英軍的抵抗。

日軍奪取作戰的制空權、制海權以後,切斷了陸上英軍的增援和補給線,山下奉文中將採取中央突破的戰術,一舉突破英軍北部防線吉打線,爾後揮師南下,沿途英軍紛紛退卻,順利佔領了新加坡,12萬英軍干不過3萬餘人的山下奉文,山下奉文不久晉陞陸軍大將。

日軍陸海軍的航空兵對美軍在菲律賓的機場,以及甲米地海軍基地實施了突然襲擊,摧毀了美軍一半以上的轟炸機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戰鬥機,為登陸戰創造了條件。

美菲13萬人的軍隊,其中包括美軍3萬餘人全線崩潰,麥克阿瑟中將乘坐魚雷艇,逃離了菲律賓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

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鬥,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向日軍投降。

綜上,二戰時期,日軍之所以能在不長的時間內,打敗英美荷等國軍隊,徹底橫掃東南亞,與日軍蓄謀已久,準備充分有關,且日軍海空軍密切協同作戰,戰術非常高超,加上日本陸軍作戰強勁兇悍,英美勢力薄弱,戰爭準備不充分,因此無力抵抗日軍進攻。

此外,日本的宣傳輿論戰取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打著「大東亞共榮圈」的旗幟,要結束白種人統治東南亞,將白人勢力趕出東南亞,讓東南亞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事實就是地說,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老百姓是協助日本軍隊打擊英美荷軍隊,也是日本海陸軍能順利將西方軍隊趕出東南亞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個不必諱言,即便在當下,東南亞人對日本人非常有好感,遠征軍在緬甸遭到重大挫折,與當地的民眾給了日軍以極大的幫助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平視野 的精彩文章:

關於《亮劍》:獨立團保衛幹事朱子明為何不詐降
關於《亮劍》:趙剛調任縱隊政治部主任李雲龍不同意還破口大罵

TAG:國平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