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組合靜物塑造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四個關鍵點,吃透它成為高手不遠了

組合靜物塑造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四個關鍵點,吃透它成為高手不遠了

學習素描,畫組合靜物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什麼是組合靜物?就是指將各種靜物如水果、蔬菜、罐子等通過合理的構圖組合擺放在一起後作畫。

畫組合靜物,這裡面有需要需要注意的關鍵點,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聊一聊,相信你看完之後畫靜物的水平會更近一步哦。

一、組合靜物分析

從結構上來說,組合靜物都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幾何形體,要注意體會這兩者之間的聯繫,為理解其他物體的造型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畫面組織上來說,要注意在光源環境下靜物的主次關係和整體關係,使單個靜物更夠更好的融洽於畫面之中,也要從大局出發,塑造整體的素描關係。

二、對龐大主體物的塑造

在組合素描中,常常會出現以龐大的對稱主體物為中心的畫面。

在構圖上,要避免把這種對稱的主體物安排在畫面的正中心,如果主體物在中心,會使得整個畫面的中心和重心都在畫面的正中間從而讓畫面視覺效果呆板。

因此,要靈活的處理,將主體物略微偏移畫面中心,避開畫面的對稱中軸線位置。從而保持畫面的均衡感。

此時,可採用典型的三角構圖法,讓畫面左右保持上下不等的三角形關係,兩邊所安排的物體數量和色差也是要主觀拉開的,一般重心輕的通常安排重色調或者數量多的一邊。

在素描關係上,每一幅畫面中都具有近、中、遠三色層次的空間關係。近景是我們要著重塑造的對象,遠景使畫面向後延伸,起到拉伸空間的作用。對近景和遠景的刻畫手法上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關於空間感和襯布的表現

如下圖所展示的這幾組場景,練習的就是空間場景和布紋塑造

對於這種靜物比較少的情況,要準確的表現空間關係,就必須拉開不同部位的表現手法,遵循前弱後強的對比法則,增強前後不同位置的強弱對比。

對布紋的塑造,只要掌握了布紋的表達規律將其很好的概括,就會簡單多了

在布紋的塑造中,最重要的就是明暗交界線,掌握好布紋的大體明暗關係,找出明暗交界線,結合布紋的形狀,概括出紋路的走勢。千萬不要糾結於布紋的褶皺細節,要懂得刪繁就簡,布紋體積的表現很重要,

對於含有襯布的構圖,大家還要注意,襯布是為靜物服務的,起到串聯物體的作用,使物體與物體之間有一定的聯繫,另外襯布的色塊應該與物體保持色彩關係,避免雷同,相近,並且襯布與桌面要有一個繁與簡的對比,成立點、線與面的關係。

四、關於檯面的塑造

在組個靜物畫中,一般會出現兩個檯面,前面寬大的為主檯面,後面狹長型的為副檯面,整個檯面用襯布貫穿起來。

兩個檯面的處理差別很大,前檯面上的物體比較多,細節刻畫比較豐富,後檯面上的物體刻畫基本平面化處理。

有時也會出現有牆角裝飾為背景的三檯面。對於這類場景,要注意構圖中的透視關係,無論是平行透視還是成角透視,準確的透視關係是畫面協調的關鍵所在。

同時要根據不同的靜物組合要求,靈活地運用或替換有著不同內容的構圖素材,要對於畫面的空白或是盲區進行彌補,能更一步完善畫面的整體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繪課堂 的精彩文章:

通往美術巔峰的「金鑰匙」——這四個靜物素描塑造技巧很重要!
這些常用素描排線的技巧和常見的排線方法你要知道,適合初學者!

TAG:智繪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