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不出「貧窮」,不是「運氣」不好,是你沒看明白三件事

走不出「貧窮」,不是「運氣」不好,是你沒看明白三件事

人生,總是從剛開始對生活雄心萬丈,到一蹶不振。古人認為,貧窮是人生歷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無數儒家學子出生達官顯貴,卻刻意勤儉樸素的生活,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歷練。這也是孟子曾說過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

用貧窮歷練自己是一件好事,但沒有人願意一生貧苦。好的生活環境,能給下一代完全不同的人生,能給父母最優良的養老環境。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走出貧窮,有些人努力了半輩子,卻依舊要為錢頭疼。

走不出「貧窮」,不是「運氣」不好,是你沒看明白三件事。

第一件: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趙六在田間看到一隻青蛙,他回來告訴朋友張三,張三第二天又告訴李四,說自己的朋友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田間看到一隻三條腿的蛤蟆。李四又告訴王五,說那三條腿的蛤蟆只有一隻眼。王五又把此事告知趙六,趙六哪裡想到這一切的源頭是自己,反而和王五一同感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在一件事上添加自己的聯想,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通病,因此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能偏聽偏信,所有人喜歡的就一定是好嗎?所有人討厭的就一定是壞嗎?如果總是順應人潮,就容易失去了自己的立場。那些從貧窮中走出來的人,他們總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閃光。


第二件:哀而不傷,樂而不淫。

孔子最欣賞的徒弟子夏才華橫溢,卻在晚年喪子,哭瞎了眼睛。他悲嘆世間不公,從此不與旁人來往,獨居在草棚中。師兄曾子前來探望,他也只是悲嘆自己的不幸。曾子卻並沒有同情他,反而指責他不仁不孝不義。忘了仙師孔子的教導,沒有珍惜父母給予的身體,只顧自己,不在意天下蒼生的苦難。

正如《中庸》所言: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突如其來的災難總是壓得人喘不過氣,呼天搶地的悲憤不平是人之常情,但卻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甚至會擾亂人的思緒,更難客觀的看待難題。有多少錯誤的決定,是因為一時激憤?


第三件: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春秋楚人卞和在山中尋到一塊玉璞,獻給楚厲王,被認為是石頭,砍下了左腳。此後武王繼位,卞和又將玉璞獻上,依舊被認為是石頭,因此丟了右腳。卞和抱著玉璞痛哭三天三夜,新上任的文王派人問他為何如此傷心,他回答:「我傷心是因為有人將寶玉說成石頭,但我依舊相信自己是對的。」文王又派人重新檢查,發現這果然是天下至寶,於是為它取名為「和氏璧」。

堅持自己的看法,本來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當現實潑了冷水,還有幾個人能堅定自己的最初的決心,勇敢走下去?能夠存活於世,就已經是天之驕子,如果始終鬱鬱寡歡,止步不前,那就是缺了三分自信。做事先退三步,又怎能迎來「好運」,脫離「貧苦」。

縱觀古今,沒有一個人生來幸運,想要從「貧窮」中走出來,你至少要先明白這三件事。

參考資料:《中庸》 編輯:陳彥君 配圖:周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若總把這三句話放嘴邊,沒人看得起
金毛生病輸液,二哈前來探望,深情對視,網友:這像極了愛情

TAG:寶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