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幫孩子趕走心中的「小惡魔」 《少年邁克之煩惱》真的「都挺好」

幫孩子趕走心中的「小惡魔」 《少年邁克之煩惱》真的「都挺好」

近期,一部《都挺好》火爆熒屏。名曰「都挺好」,但實際上「都挺不好」,在各種感同身受,各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餘,各位父母有沒有想過,這個家庭「都挺不好」的真正原因在哪裡?是蘇母的重男輕女?是蘇父的軟弱無能?還是子女們的偏執、自私和冷漠?其實都不是,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

試想,如果蘇家父母在三兄妹小的時候能夠細心的關注子女的心理成長與情感需求,用耐心的溝通與平等的交流替代生硬的說教甚至蠻橫的呵斥,又何至於造成子女成年後的性格缺陷,最終釀成家人之間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

共情、共話、共同成長,驅除心中「惡魔」

如今,人們都在反思原生家庭中的代際溝通問題。《都挺好》如此,即將在3月15日正式上演的多媒體互動兒童劇《少年邁克之煩惱》也是如此。該劇是喵MEW系列舞台劇的第二部,由「海爾京東自營旗艦店」獨家冠名,海爾兄弟出品,海渦劇坊、一小時戲劇工作室製作。

無論是前者體現的「扎心」現實,還是後者營造的奇妙幻境,其實都反應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許多父母認為溝通就是讓孩子聽話、按照父母的安排行事。這樣的溝通只會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形成隔閡,最終讓孩子對父母喪失信任,那些原來可以和家長說的事情,以後再也不願意和家長分享。長此以往,抑鬱、自閉、暴戾,種種「惡魔」在心中逐漸滋生泛起。

究其根本,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有著深厚傳統文化積澱的國度來說,無論是父母之於子女,還是教育者之於被教育者,其關係都是建立在「說教」與「被說教」的基礎上,總是在強調「聽話」和「正確答案」。

甚至,對於80、90後來說,當1995年版《海爾兄弟》動畫片出現時,我們才第一次知道,原來科學知識也可以沒有「標準答案」,原來,「引導」也可以代替「教導」。而這種不以標準答案給孩子「定性」,從個性、科學的方向啟發孩子去探索的理念,恰恰是幫助廣大80、90後釋放天性、開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推進力之一。

更令人可喜的是,當80、90後逐漸為人父母,他們的教育理念與上一代相比也有了更為科學的改變。據《2018年中國小學生家庭教育白皮書》顯示,在全部受訪家庭中,有將近43%認同並踐行「家長以良師益友標準要求自己,注重溝通、勤於提點」的「薄荷系」家庭關係。

也就是說,在海爾兄弟倡導的創新教育思維下,經過動畫片的多年「熏陶」,年青一代家長正逐步摒棄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理念,形成與孩子平等對話、尊重孩子想法的意識,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尋找他們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途徑,尊重他們的思考,傾聽他們的表達,進而令親子相伴實現共情、共話和共同成長。

同看、同樂、同說,直擊痛點消除隔閡

進入新時代,海爾兄弟IP在陪伴兒童成長方面也開發了眾多新的形式。首先,看著1995年版《海爾兄弟》動畫片長大的父母,與醉心於2018年版《海爾兄弟宇宙大冒險》的兒童,兩代人的代際文化差異被同一IP所彌合,加之《少年邁克之煩惱》貼近現實的劇情設計,直擊現階段家庭教育與代際關係痛點,「同看、同樂、同說」毫無隔閡。

首部喵MEW系列舞台劇《喵之家》演出現場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劇目品質,此次《少年邁克之煩惱》由來自國內頂尖藝術院校上海戲劇學院的專業主創班底和優秀演員傾情奉獻,更在舞美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特別引入3D Mapping投影技術,打破物理空間的界限,將現實物體與特效幻影完美融合。觀眾彷彿置身於喵的世界,能夠感受到顛覆、震撼的體驗。

首部喵MEW系列舞台劇《喵之家》演出現場

不僅如此,在《少年邁克之煩惱》的演出之中,主創團隊將打破「第四面牆」,與在海爾兄弟「小演員招募計劃」中脫穎而出的小朋友們聯袂表演,讓小朋友親近藝術,展示風采。相信來到現場的親子家庭,在與喵星人一同體驗喜怒哀樂的過程中,將收穫一番寓教於樂、智趣相融的別樣體驗。

小觀眾與海爾兄弟親密合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趙薇最新封面大片曝光 多款造型詮釋時尚態度
歌手桑玉立、桑婷婷發行單曲《吉祥幸福中國年》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