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幫的實質:英國與美國的永久性精神聯盟

美國幫的實質:英國與美國的永久性精神聯盟

成為朋友還是成為敵人,不僅僅靠利益。

敵人、朋友可不是做買賣,做買賣間你買我也買互相競爭,競爭者的關係並不是敵友關係。如果是競爭者就算「敵人」,那所有人就都沒有朋友只有敵人了。

「敵人」「朋友」是遇到「核心利益」「重大利益」的時候,互相幫忙或互為競爭對手的關係。「做買賣」常有,「做朋友敵人」可不常有。

長期看,朋友會變成敵人,敵人會變成朋友,這是永恆不變的,永遠流動的。

短期看,朋友就是朋友,敵人就是敵人,這是相對的、靜止的。

(1)英美澳加四國具有同一的宗教思想、法律系統,也就是說他們是「精神聯盟」,這種聯盟相對更穩定

「美國幫」概念我之所以提出,主要就在於在一個短期內(20年內),讓更多的人了解國際形勢,並制定自身的應對。美國幫是以:英國及其前殖民地為基礎的英語系國家為基礎,聯合再外層的國家。主要就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以色列等國為基礎與核心。

聖公會大教堂

英國包括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大不列顛島、蘇格蘭島、馬恩島,但英國的文化基礎是什麼?顯而易見答案是盎格魯-新教文明。

那麼,美國呢?正如塞繆爾·亨廷頓所說:美國文化就是「盎格魯—新教」文化。新教就是我們口中說的基督教,因為我國歷史翻譯原因,新教在我國被稱基督教(基督新教)、天主教、東正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流派。

我們再看看歐洲大陸的法德兩國他們都是天主教思想為主、大陸法系國家,在思維、宗教、法律系統上的不同很明顯。

英國主要宗基督教的安立甘宗(又稱盎格魯教、聖公會、英國國教).

美國的基督新教以聖公會及其分支為主導,例如浸禮宗是脫身於聖公會分支清教徒派(請注意荷蘭獨立也是因為清教徒派)、衛斯理宗也是1784年脫離聖公會、公理宗也起源於清教徒,再加上聖公會本身。構成了美國新教的主體。其餘還有路德宗、長老會等等。

像「美國幫」中的澳大利亞,其澳大利亞宗教人口中有20%本身就是英國國教,其他基督新教派別則佔15%以上,天主教佔26%。因此,澳大利亞與英國的文化認同感更強。

加拿大也是新教加天主教的基督教占信教人口的70%,其他30%被各式各樣的宗教囊括。因為,法國文化在加拿大影響力較大,天主教與信教力量差不多。

因此,英美加澳在思想上、法律體系上、思維方式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而且美國又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又是「英聯邦」的基礎國家,英國聯合「英聯邦」部分成員,以集體形式與美國聯合就是理所當然了。而且,27個國家結盟各個都有否決權,說話辦事兒效率較低。英國想不玩兒了。

(2)英國退歐、美國退會修建隔離牆其實都是「島國思維」的體現

美國也有「島國思維」而且很嚴重,恐怕一些人會表示反對,然而,美國的文化根基是英國的,雖然,「一戰」後,德國移民實力在美國擴張迅速,然而,和「猶太人」「天主教勢力」相比,德意志思維的影響並不成為主體。即使今天的總統是德國移民的後人也一樣。

美國精英階層非常「善於變化」,之前對天主教徒比較抑制、在政治圈和經濟圈力求讓天主教信仰臣服於基督教文化圈。但當更危險的敵人出現後,他們立刻迎接了天主教,稍早之前,他們還接納了猶太教。

有人經常說,猶太人控制美國,其實這只是問題的表象。直到「二戰」前,猶太人所遭遇的歧視在美國同樣存在,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美國國民寧可接受黑人、女人當總統也不希望一個猶太人擔任總統。那麼,「二戰」以前的美國統治階層肯定不是「猶太人」統治了。誰?答案就是盎格魯基督教。

因為猶太人有財富、有頭腦,為了自身更好的利益,「核心的美國精英層」便接納了猶太教、天主教,但只要你敢「出圈兒」,那麼,這個核心的精英階層就會讓你「消失」。不管你是天主教的總統還是猶太教富翁。

下文我們就從英美在面對同一問題是類似表現看看他們的「思想同一」問題。

貞德、拿破崙與戴高樂:英國與歐洲大陸六百年矛盾

英國與歐洲大陸各強國六百年的矛盾,使其尋找精神同盟

大英驕傲與恐懼:從國名變更看「日不落」與島國思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1999到2013年,查韋斯主政14年的委內瑞拉帶去了什麼
委內瑞拉與美國心理戰、謠言戰210天簡析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