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環球科學》上新!

《環球科學》上新!

2019年3月刊《環球科學》雜誌

全新上市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50維:破解面孔代碼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存在一系列「面孔腦區」,它們像流水線一樣工作,不同的神經元負責識別、編碼不同的面部特徵,而且從目前來看,神經元識別的面部特徵的維度多達 50 個,甚至更多!理解視覺識別機制,有助於我們理解整個大腦,科學家正在走出第一步。

生物學 BIOLOGY

復原基因:滅絕植物回來了

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一旦滅絕就會永遠消失,再也回不到這個世界。但是,一種新興技術卻在動搖這種根深蒂固的認知。科學家從滅絕植物的標本中提取出了一種植物的基因片段,還原出了部分基因序列,當他們把還原出的基因插入酵母細胞後,已經消失 100 余年的花香,重新回到了這個世界。

演化 EVOLUTION

人類的「運動依賴症」

研究發現,每看一小時電視,人類的預期壽命就會縮短 22 分鐘。也就是說,沉迷全長 63.5 小時的《權力的遊戲》可能會使你減少一天的壽命。這或許跟我們的演化過程有關。為了能夠獲取足夠的食物,我們的祖先需要跋涉更遠的距離,儘可能提高食物的利用效率。這讓古人類必須一直運動才能維持生存,而我們悄然繼承了這些機制,如果久坐或長時間缺乏運動,一系列代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將會威脅我們的健康。

人類學 ANTHROPOLOGY

拯救亞馬孫原始部落

在亞馬孫雨林深處,生活著一些從未與現代社會有過接觸的原始部落。但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了一些不法分子闖入他們的領地,並帶來了致命的病原體,一些原始部落幾乎因此滅絕。為了拯救這些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生活在附近的土著社區已經行動起來,保護原始部落的領地,並捍衛他們不被接觸的權利。

行星科學 PLANETARY SCIENCE

金星:宜居行星的最終形態?

金星是與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兩者的大小,以及到太陽距離都差不多。過去,金星和地球的差異其實更小,前者的表面也曾有液態水,但與生機蓬勃的地球不同,今天的金星已經變成了籠罩著硫酸濃雲的熾熱地獄,完全不適宜生命存在。科學家想要回答的問題是,金星到底發生了什麼?金星代表了所有宜居行星的最終狀態,還是眾多的可能結局之一?

環境 ENVIRONMENT

南極崩塌?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不可迴避的問題。然而,在觀察和研究了全球的冰川系統後,科學家還發現了更嚴重的問題——如果南極洲的思韋茨冰川按照新發現的模式融化,很有可能在幾十年的時間內,使南極的冰川發生劇烈崩塌,從而使全球海平面快速拉升 3.5 米。

生態學 ECOLOGY

科羅拉多河上的水危機

1963 年,為了蓄水發電,美國在科羅拉多河上建造了格倫峽谷大壩,大壩的蓄水與泄流讓下遊河水的水位不斷變化,對河岸昆蟲的繁殖以及整個下游的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氣候變化帶來的乾旱減少了流入科羅拉多河的水量,以至於這條重要的河流出現了水危機 :已經很難在維持大壩發電的同時滿足下游用水。

哲學 PHILOSOPHY

弦論重新定義科學?

弦論是當代理論物理研究的一大熱點,也被視為 「萬物理論」的最有力的候選者,但它受到的批評和質疑也非常多。這是因為弦論有個最大的問題 :物理學家不能用實驗驗證它,至少我們現在的技術手段是做不到的。一些弦論的支持者提出,理論本身的一些內在屬性也可充當證實它的依據。如果他們的主張是合理的,那意味著我們對科學的定義也要修改一下了。

對話 DIALOG

陳和生:解密中國散裂中子源

中國是全球第四個擁有散列中子源的國家,這種大型科學裝置將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能源等多個領域提供強力的研究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如何科學地提高網戀成功率?
學術科技圈必備的6個優質學習平台,趕緊收藏關注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