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他的畫即便放在故宮裡,也是精品!

他的畫即便放在故宮裡,也是精品!

黃秋園 獨行秋靜

「他的作品即便放在故宮裡也是精品,他是我們民族的光榮。」

——潘絜茲評價黃秋園

1986年,

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一場畫展。

這批畫的作者在當時既沒地位,

又沒名氣,而且已經逝世了。

李可染

當時已是國畫界大師的李可染

連著去看了兩次展覽,

留下了一句:

「國有顏回而不知,深以為恥」。

還在參觀畫展後,

找到黃秋園的長子黃良楷說:

「我很敬佩黃先生的畫,

想用自己的一張畫,

換黃老的一張畫。」

劉海粟

當時已經是義大利國家藝術學院

院士的劉海粟聽聞消息匆匆回國,

一回到北京,

就提出要看看黃秋園的畫作,

看了一眼竟脫口而出:好,大師!

要知道,

讓頗有幾分自居自傲的劉海粟

如此誇讚一個人是不容易的。

隨後他還親自寫信給江西省委:

「黃秋園先生是江西人民優秀的兒子,

我中華民族傑出藝術家……

他必將給祖國帶來光榮」。

黃秋園

那個展覽,

叫「黃秋園遺作展」。

1979年,

黃秋園在家中突發腦溢血去世,

享年65歲。

7年後,

他的遺作展在北京舉辦。

黃秋園 溪山訪友圖

由於沒錢裝裱,

他的畫作在展覽前都是

一張張堆在家裡的箱子中。

拿出來展覽時,

有些已經泛黃略有破損了。

但大家看到的卻是一個

前所未見的宏大世界,

從山水、花鳥、到人物,

從工筆、寫意、到水墨、設色,

他無不精通。

甚至還有配有自己所作詩文的國畫作品。

黃秋園 清秋採菊看廬山

展出幾天內,

整個中國的書畫界沸騰了。

展覽館人山人海,

往來的諸多北京各美院、畫院的專家

獃獃地站在一幅幅畫前看著,

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可惜先生已與世長辭,

大家對他的讚歎、惋惜、崇拜,

他都看不到了。

黃秋園 竹樓清居圖

這位生前籍籍無名,

去世後卻憑自己的作品

震驚了全國的畫家。

到底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呢?

1914年,

黃秋園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

他的祖父曾任兩廣總督府參事;

父親畢業於江西法政專科學校,

曾任吉安縣、豐城縣縣佐,警佐等職;

後棄政在南昌劍聲中學教書,

母親為家鄉賢達。

黃秋園 十宮圖冊

小秋園幼年啟蒙於私塾,

後就讀於南昌滕王閣小學。

從小就酷愛畫畫的他,

7歲就已經在臨摹《芥子園畫傳》。

父親看在眼裡,

便拜託好友左蓮青教孩子作畫,

這位教過傅抱石的先生,

看孩子繪畫悟性極高便一口應允。

黃秋園 敦煌仕女

但最終因為家道中落,

讀完中學的黃秋園失學了,

轉而進了裱畫店做了一年學徒工。

這一年的學徒經歷,

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古今名家作品。

他異常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有一點時間就刻苦臨摹,

收穫自然也頗豐,

「轉移摹寫」的技能突飛猛進。

黃秋園 1950年作,仿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

裱畫店的工作,

也讓他認識了眾多的收藏家和購畫人,

這些人看到黃秋園的畫作極為震驚,

竟然開始求購他臨仿的古畫。

在這樣的因緣巧合下,

臨仿古代名家的作品成了他的職業。

就這樣19歲的他開始賣畫為生,

畫作一時間也頗為暢銷。

但光畫畫不僅不穩定,也養不了家。

於是24歲那年,

在伯父的介紹下,

黃秋園考入江西的裕民銀行做了文書,

一直到1970年退休。

黃秋園 秋山高士圖

工作之餘,

黃秋園還是熱衷於畫畫。

一生對繪畫的投入程度,

足以襯得起「痴迷」二字。

黃秋園的兒子黃良楷曾回憶道:

「父親每天除了工作、吃飯、睡覺,

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繪畫上。」

黃秋園 策杖歸舍圖

他長於山水、工筆、寫意兼擅;

水墨、青綠並能;

其界畫功力為現代僅見;

而且兼工人物、花鳥,能詩善書;

精古字畫鑒賞,

業餘政治評論、修養全面。

黃秋園 雨過石生色

他遍覽古今名作,刻苦臨寫,

尤其喜歡石溪、石濤等名家的作品。

堅持中國畫藝術的價值精神,

繼承了中國畫的傳統精華,

大膽探索,獨樹一幟。

有評論家認為,

在黃秋園的山水世界裡既沒有南北之分,

也沒有文人、院體之別,

他以「南人」的心境,

探秘「北宗」的各種技法、技巧,

自然地彰顯出自己的胸襟。

黃秋園 晚山無語對斜陽

黃秋園生前也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其中罕見的一次,

是抗戰期間在贛縣參加的抗日義賣畫展,

所有作品被搶購一空。

他畢生不因人熱,

忠於藝術的努力,

讓他由「亂古人之真」終至「借古開今」。

晚年獨創別於歷代名家的新技法「秋園皴」,

而且編著了《中國山水畫傳統技法》一書。

黃秋園 雪窗對月

董其昌嘗言:

「凡大家神品,必於皴法有奇。」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

黃秋園逝世太早,

體現此類皴法的作品不多。

黃秋園 1947年作,青山白雲圖

65歲時,

這個不起眼的「銀行小職員」離世了,

他一生都沒親見自己在

藝術上獲得的成就與讚揚。

「父親一生無欲無求,

除了每天都要泡半天茶館外,

就是寫字畫畫。

但臨終前卻鄭重的交待,

希望在他死後能為他辦個畫展。 」

黃良楷說。

黃秋園 1975年作,山居圖

在1986年的春節,

也是他去世後的第7年,

當他的作品被正式拿到北京展覽,

剛開幕的時候,人們一看黃秋園?

誰?聽都沒聽過。

隨後幾天中央美院的師生

開始議論起這個人物,

好多藝術圈的人都去看他的畫展。

黃秋園 1976年作,疏林落日

李可染還親自書寫了一段題跋:

「黃秋園先生山水畫有石溪筆墨之圓厚、

石濤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

含英咀華,自成家法。

蒼蒼茫茫,煙雲滿紙,望之氣象萬千。

二石、山樵在世,亦必嘆服!」

啟功亦題:

「秋園健筆是人豪,近比張爰遠石濤;

首夏晴窗開卷處,海天如鏡映霜毫。」

黃秋園 1978年作,溪山晚翠

這個生前名不出鄉里的「小職員」,

就這樣因為身後的畫作,

才被人們奇蹟般地認識發掘。

人民美術出版社、台灣錦繡出版社聯合出版的

《中國巨匠美術周刊》中,

把黃秋園列為自晉代、

唐、宋、元、明、清

至近代的一百位中國美術巨匠之一。

黃秋園 策杖游山

黃秋園的畫,

成為了中國美術館、

中國畫研究院等地方的珍貴藏品;

他教學生的畫稿,

也成了中央美術學院的長期示範教材。

1987年,中央美術學院

追聘秋園先生為名譽教授,

中國畫研究院追聘

秋園先生為榮譽院委委員。

黃秋園 秋山清泉

一輩子沉心靜氣,

默默耕耘不問收穫,

直到死後7年才有人發現他的驚人傑作,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中國還是出了黃秋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25幅畫,藏著25句有趣的詩詞,你能猜對幾首?
大書法家是這樣寫「燈」、「元宵節」!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