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像敘事中的晚清百態

圖像敘事中的晚清百態

圖像敘事中的晚清百態

圖像敘事中的晚清百態

將初刊《繡像小說》雜誌的《文明小史》作為研究對象,是強調小說與評語及插圖間的關係非同尋常,應作為整體來綜合觀察。談及「繡像小說」,則兼及出版傳統與雜誌名稱,亦古亦今,可文可史。

圖像敘事中的晚清百態

對於晚清報刊中的圖像,魯迅頗感興趣,他曾批評清末畫家吳友如對外國事情不太了解,故筆下多有紕漏,但同時承認其主筆的《點石齋畫報》在傳播新學上的意義。鄭振鐸則直接稱吳友如為「新聞畫家」,斷言吳在《點石齋畫報》上發表的許多生活畫乃是中國近百年很好的「畫史」。半個多世紀後,回過頭來,很能理解魯迅為何欣賞吳友如「勃勃有生氣」的時事畫,因其「令人在紙上看出上海的洋場來」。畫報如此,《繡像小說》中那近千幅小說插圖也不例外。繪畫水平有高低,但在表現晚清社會、提供生活場景及細節方面,卻是異曲同工。

圖像敘事中的晚清百態

在《繡像小說》所有插圖中,《文明小史》120幅插圖或許最值得關注。原因是,此小說為整份雜誌打頭陣,且系主編自家心血,插圖的畫師不敢怠慢,製作水準相對較高。更何況,這是阿英所說的「整然的反映一個變動的時代」的作品,其呈現的生活場景更為豐富多彩,為後人認識那早已消失的時代,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不同於《申江勝景圖》,《文明小史》插圖所表現的,是那個時候國人的日常生活,雖瑣碎,但自然,且充滿動感,故可觀。作為「過渡時代」,晚清的最大特徵是中西混合、新舊雜糅。這既是生活場景,也是表現技法。

番菜館的招牌以及吃西餐的場景,乃晚清畫家的最愛,因其很能體現國人最初見識到的「西學」。第18回(上)的插圖很有戲劇性:前景在吃西餐,後景在抽鴉片,二者並行不悖,同台競技,且有很好的經驗交流。小說描寫此「奇觀」,插圖將其直觀呈現,自在山民的評語進一步強化:「以吃鴉片為自由,以吃牛肉為維新,所謂自由維新者,不過如此,大是奇談。」第17回(下)說的是「洋學生著書矜秘本」,此乃主客對話,雖隱含諷刺,但不像自在山民的評語這麼直白:「翻譯新書,先從男女交合傳種種子等書入手,可見若輩終日思想,不外此事,近更有專在男女下體研究者,是真愈趨愈下矣。」如此傾向性,怎樣在畫面中呈現?聰明的畫師送上一端坐人力車上的女子,雖系偶然路過,卻凸顯了這些讀書人侃侃而談背後潛藏的慾望。

對於晚清的文明開化,報章及出版功莫大焉。第16回(上)寫上海的賣報、讀報與租報,很有史料價值。「正說話間,只見一個賣報的人,手裡拿著一疊的報,嘴裡喊著《申報》《新聞報》《滬報》,一路喊了過來。」接下來便是姚老夫子買報、賣報人介紹租報的好處,以及「近來知識大開」的賈家兄弟如何一眼就看上了報紙後頭的戲目,如此有趣的場景,可惜被畫師忽略了,畫面上呈現的是隔壁桌上的「妖姬」如何暢談「婚姻自由」。報紙沒在插圖上露面,書店則很是風光,第17回(上、下)、第35回(上)、第42回(上)的插圖,都涉及書店的外觀、內景、招牌、廣告等,具體到某個書局以及某種圖書類型,頗為可觀。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學堂,只是因學堂形象在晚清報刊(尤其是畫報)中經常出現,此處從略。有趣的是,晚清「傳播文明三利器」中的演說,在《文明小史》多處敘及(儘管語帶譏諷,畢竟是書中的重要場景),卻很難入畫師眼——或許是隔行如隔山,「圖像」在表現「聲音」方面,不說完全束手無策,起碼也是舉步維艱。

放眼整個中國文學史,李伯元的《文明小史》算不上特別了不起的作品,但其特殊的生產及傳播途徑,尤其結合那略嫌蕪雜的評語,以及並不怎麼精緻的插圖,全方位地記錄下了那個特殊時代的生活場景及文化信息,時隔多年,仍值得我們認真品味。考慮到作為小說的《文明小史》刊本很多,沒必要重印;這回請貴州教育出版社以《〈文明小史〉與「繡像小說」》為名,專收《文明小史》的插圖及評語,再加上《活地獄》、《鄰女語》、《老殘遊記》等十四種刊於《繡像小說》上的小說的插圖(選錄),集成一冊,奉獻給讀者。此書與我這些年刊行的《點石齋畫報選》、《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晚清畫報研究》、《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之外》合起來,構成一個小小的陣勢,或許有助於讀者從圖像角度進入那風雲變幻、波譎雲詭的晚清。 (作者:陳平原,北京大學教授)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讀書秘訣:「知入」與「知出」
宋刊本精確典雅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