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蔣陵在梅花山?「因山為陵」符合帝陵,專家挖一半卻要回填?

孫權蔣陵在梅花山?「因山為陵」符合帝陵,專家挖一半卻要回填?

孫權,曾追隨兄長孫策在江東舉事,建國號為吳,死後被尊稱為吳大帝。那麼孫權的陵墓又在何處呢?在《三國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太元二年,權薨,時年七十一,葬蔣陵」。這「蔣陵」又是何物呢?在《丹陽記》中,有「蔣陵因山以為名,吳大帝陵也」。而據南京的古籍記載,鐘山在曾過去被稱為「蔣山」,莫不是這鐘山就是孫權陵墓?

至於蔣陵的具體位置,一直以來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根據眾多古籍中的蛛絲馬跡可以推測出,孫權的墓葬大概位於鐘山南部的梅花山。有了孫權陵墓的大概方位以後,相關專家曾利用精密儀器進行勘測。2003年的時候,在梅花山的南面,進行了一次探測,但探測結果大失所望,讓很多人一度懷疑,這並不是孫權的墓地。

隨後在2004年,專家再次對梅花山進行了勘測。在此次勘測中,發現一條墓道,因此有人推測此處必定為孫權陵墓。但國家有著明文規定,禁止發掘帝陵。故而,此次勘測也不了了之。由於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文物,可以作為參考。故而,根據目前的勘測結果,似乎並不能得出孫權便葬在梅花山的結論。故此,相關人員再次對墓道勘測後,並在文獻中進行比對,初步結論,此處應為孫權陵墓。

其一,與文獻記載的地理位置相吻合;其次,規模形制符合古代帝王的陵墓特徵,再加上帝陵有著「因山為陵」的說法,此處為孫權墓的可能性比較大;其三,梅花山的山體堅硬,人工開鑿難度極大,若不是帝陵,基本上沒有任何人有能力開鑿這樣的陵墓。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猜測。除了梅花山是孫權墓葬的說法以外,有人曾說衛崗才是真正的陵墓所在地,但這屬於民間傳言,更加不可信。

其實很多人還是比較相信,梅花山是孫權的陵墓。甚至有人還曾進行過試探性的發掘,以此來驗證這座「因山而建」的墓葬,究竟是不是帝陵呢?據悉,相關人員在清理地表土後,在挖的過程中,曾湧現出大量的地表水,地表水抽走以後,才是墓道。雖說專家見到了墓道,但卻下令要回填。倘若這個真是孫權的帝陵,考古人員的繼續發掘,很有可能會觸犯法律。但若是此處真為孫權陵墓的話,也得儘快發掘,畢竟在此次試探性發掘的過程中,已經發現墓葬中似乎已經滲入地表水。倘若不儘快發掘,那些文物長期浸泡在水中,遲早會「灰飛煙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八路軍「林家三兄弟」,雖死猶榮林育英,死不瞑目林育南,還有?
「康乾盛世」下的清朝,能否與西方國家一較高下?專家:痴人做夢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