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為什麼在漢朝會出現這麼多形形色色的隱士呢?從西漢初年到漢末三國,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漢初,劉邦因為形勢需要,搞了半封建半郡縣的混合體制,分封了劉姓宗親和韓信等七大異姓王。此後劉邦在政治上的一切作為,核心目的就一個:把分出去的權力收回來。劉邦想了很多辦法,其中有一項人才制度,叫察舉制,要求各封國按人口比例,每年向中央提供人才。這既是保證中央的人才儲備,也是釜底抽薪,把各個封國的人才挖過來。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此外漢朝還採用徵辟制。「征」是指經皇帝的名義下詔聘用在野人才,「辟」是指地方長官聘用在野人才。

那怎麼鑒別、選取人才呢?無論察舉還是徵辟,一個重要的考評標準,就是名氣。

我們前面說了,在當時的環境下,隱士這個群體,有著非常良好的名聲,所以隱士就容易被察舉或徵辟。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這樣,隱逸生活就成為一種獲得名氣的手段。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揚名的辦法:拜老師結成學術共同體、嚴格按照喪制服孝、施恩不求回報等等。對比一下不難發現,隱逸,其實是這當中成本最低的,只要表現出不走尋常路的節操,有人傳頌就行。

隱逸的回報是名聲,而名聲的回報,是有機會做官。漢初,對於這些民間逸才,朝廷授予的官職通常是郎官,不算太高。但王莽掌權後為了樹立形象,厚待隱士,所以進一步抬高了隱士的公眾形象,將隱逸的回報率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王莽前半生的人設就是「謙恭下士」,後人都說他這是虛偽作秀,其實未必。在篡漢前的公元4年,王莽就曾給學子們蓋了上萬間宿舍,對學子、士大夫們以平等之禮相待。篡漢之後,為了證明新朝統治的合法性,王莽必須表現得更加求賢若渴,大力征尋並厚待隱逸者,不管他們是否合作。

薛方在西漢末年就是著名隱士,王莽稱帝後,按非常高的規格禮聘薛方。薛方婉拒了他,說堯在世的時候,就會出現巢父和許由這樣的隱士,現在我想做巢父、許由。王莽未必不知道這是託詞,也不怪罪。另一位隱士郅惲上書王莽,勸他恢復劉氏江山。王莽將郅惲下獄,但還給他找台階,派親信暗示郅惲,讓他承認自己上書是一時糊塗。郅惲不配合,王莽也就不了了之了。國學大師饒宗頤曾總結了78個王莽篡漢期間拒絕合作的隱士,他們多數沒受什麼懲罰。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後來王莽倒台並且被批臭,這樣一來,那些拒絕跟王莽合作的隱逸者們就更顯得有見識、有風骨,整個隱士群體在社會上的風評進一步被推高。隱逸更加成為一股潮流,從個體行為選擇轉化為群體行為選擇。

到了東漢,隱逸熱又添了一把火。東漢的創建者劉秀,在推翻王莽的赤眉、平林、南陽三大勢力中,本來沒什麼優勢,而他卻成了最後的勝利者。這讓劉秀與王莽一樣,迫切需要在野賢良的歸附。劉秀對在野隱逸者的回報更高,甚至對那些拒絕招攬的人,他也表現出極大的尊重與寬容。嚴光曾是劉秀同學,劉秀登基後親自去請他做官,嚴光也不肯。後來嚴光去劉秀宮中敘舊,晚上睡覺嚴光睡熟了把腳壓在劉秀的肚子上,劉秀不以為意。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沖犯帝座。劉秀笑稱:「只是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與我睡在一起罷了。」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有名氣、有面子、有回報的漢代隱逸傳統持續了一個半世紀。這就形成了一種晉級模式,隱逸,也從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了一種謀身之道,甚至可以說,成了實現政治抱負的一種迂迴手段。

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就是諸葛亮。雖然他後來在《出師表》里自稱「不求聞達於諸侯」,但事實上他在隆中隱居的時候就注意研究謀劃天下大勢,顯然是深懷政治抱負。《三國演義》里羅貫中以諸葛亮的口吻寫了一首詩,非常恰當地表達了這種志向,裡面有一句:「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意思就是,我現在隱居起來讀書彈琴,其實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出山建功立業。後面的事我們都很熟悉了,他等來了劉備的三顧茅廬。這堪稱是一個隱士通過隱居培養名望、走上仕途的典型範例。不過,諸葛亮的時代其實已經是隱士時代的尾聲了,我們後面會講到。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到了東漢末年,新的政治形勢,使隱士不再受歡迎。

漢靈帝時期發生了黨錮之禍,宦官集團打敗了清流官僚和外戚組成的聯盟,上百名清流官僚被誅殺,數百人被迫辭職,歸隱。

這時候,歸隱就從一種主動選擇,變成了政治鬥爭勝利者對失勢者的處置。被迫隱逸者雖然受到輿論同情,但他們失去了以往隱士最有價值的資源:政權的好感度。他們不再被視為在野的賢才,而是變成了被政權防範打壓的對象。隱士的名聲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兌換成出仕的機會,隱逸生活的吸引力自然也就大大下降了。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到了三國時期,隱逸甚至成了一種高危生活方式。當權者強迫隱逸者出山為自己效力,不從者甚至有生命危險。比如蔡邕,還有荀彧的叔叔荀爽,這些名士原本看不上董卓,但還是在董卓的威逼下被迫出仕,蔡邕後來還作為董卓黨羽遭到清算。還有我們更熟悉的名醫華佗、著名道士于吉,他們原本也是隱士,由於得罪了曹操、孫策,而遭殺害;襄陽名士龐德公,也就是龐統的叔叔,他雖然得以歸隱,但要時刻與實力派保持穩定關係,戰戰兢兢,沒有了劉秀時代隱士的那種從容。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隱逸傳統持續到三國時期,就接近尾聲了。雖然隱士的生活態度和風範在後世受人讚賞,但對隱逸生活的集體踐行,就很少再出現了。東晉著名的隱士陶淵明、謝靈運,他們的隱逸生活都只是個體行為,從政治影響力上來看,他們顯然不能跟之前的隱士相比了。

隱士這個群體是怎麼由盛到衰,直至消失的

再之後,隨著皇權的擴張,「隱士」這種帶有不合作者、甚至在野監督者屬性的群體,就越來越不能容於統治者。而且隋唐開設科舉之後,隱逸作為晉身之道的價值也大大降低。所以,作為一個社會群體的隱士,就逐漸消失在歷史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學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組手槍美圖,喜歡手槍的同學們,來圍觀吧
輕武器美圖,都說距離產生美,那就保持距離,看看就好

TAG:六百八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