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羅丹:在質疑中成為巨人

羅丹:在質疑中成為巨人

1863年,馬奈那幅著名的《草地上的午餐》落選沙龍,大多數的藝術史都把這件事當做現代藝術的發端。那次沙龍也是有史以來作品遭到評審團拒絕最多的一次,五千件作品中,近四千件被淘汰,多是些技法拙劣的東西,但其中也有金子,除了馬奈那件,惠斯勒的《穿白衣的女孩》也在其中。自此,每年的落選者沙龍都成了當時誕生前衛藝術的場所。現代雕塑大師奧古斯都·羅丹(Auguste Rodin)的藝術之路,就從一年後的沙龍開始。

羅丹是個高產的藝術家,他習慣為雕塑準備草稿,留存下來的素描、習作、小稿非常多。位於巴黎市中心的羅丹博物館收藏了6500餘件羅丹的雕塑,一萬多幅素描和版畫,這裡是羅丹財產的唯一合法「繼承者」,擁有這些作品的版權,和原模翻制的權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剛剛開幕的羅丹雕塑回顧展中,展出了139件羅丹的原作,都來巴黎的這座羅丹博物館。1737年竣工的這棟建築是法國最早的洛可可風格私人公館,多次易主,至今卻一直以1753年的主人比隆元帥命名——比隆公館。19世紀末,公館開始出租,不少藝術家看中了這裡,1908年,將近70歲的羅丹搬了過來,生前他將自己的所有財產捐給了法國政府,後來,這裡順理成章地改造成了現在的羅丹博物館。

位於巴黎的羅丹博物館(圖片提供:法國羅丹博物館)

羅丹生於1840年,與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同歲,和莫奈以及很多這一代藝術家一樣,一開始很少有人賞識,頻頻碰壁。1864年,羅丹第一次給沙龍提交作品,一件名為《塌鼻的男人》的胸像。由於雇不起模特兒,他請一個跛腳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只需管他飽飯,畢比的鼻樑塌陷,面容衰老醜陋,但羅丹從不迴避模特樣貌上的醜陋,而是儘力去尋找面容、肢體背後的情感,如此看來,沒成為學院派之流倒成了他的幸運。當羅丹把處女作送到官方沙龍時,這個胸像在當時盛行的光潔鮮亮的新古典主義作品中,顯得太過突兀古怪,他的雕塑第一次被官方拒絕了。

羅丹《塌鼻的男人》

之後,他一直貪婪地工作著,遊走各地學習雕塑。1876年羅丹來到義大利,被多納泰羅和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深深感染,看到了學院派雕塑已經喪失掉的品格。他說:「我們注意到米開朗琪羅的雕塑,表達了自身對存在的痛苦抽離,永不止息的能量,不帶成功希望的意志活動,最後也殉難於那來自不知名熱情的折磨中。」這是一種情感化的、悲劇性的力量。從義大利回來,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青銅時代》的創作中。這本是普法戰爭中一個戰敗的法國兵形象,因為雕像是真人尺寸,而且太過逼真,模特在見到後大為驚嘆:「如果你把它送去展覽,我都不敢上街了。」在布魯塞爾的展廳中,他被放置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並遭到無情的嘲笑。因為雕像沒有古典主義著力的那種平衡典雅,也沒有米開朗琪羅作品中雄渾的神性光輝。人們認為它是從真人翻制下來的,這就相當於是指控羅丹在用照片來充當繪畫,說他是個投機取巧的騙子。羅丹氣憤不過,差點就把作品給砸了。幸好有比利時雕塑家凡·拉斯伯格的制止。

在國博的展廳中,《青銅時代》被放置在第一單元「最初的歲月」中醒目的位置

雕像隨後參加了法國的沙龍展覽,仍是一片譏嘲。沙龍的評審委員會下令把作品撤出展廳,羅丹憤而提出申訴。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政府隨之成立專門的委員會進行調查,派出一個專家組到羅丹的工作室中,這些藝術家圍著羅丹坐著,看著他完成一個男性裸體像,也就是《行走的人》,才實在為他精確的解剖知識和高妙的雕塑技巧所嘆服。然而,有人仍從中挑刺,說《行走的人》只有肢體,沒有頭部,是件殘缺的作品,羅丹卻一笑置之:「人行走時是不需要腦袋的。」這件作品於羅丹而言,或許只是個證明自己實力的隨手之作,卻成為後來不少藝術家爭相模仿的對象。羅丹博物館的館長卡特琳·舍維羅(Catherine Chevillot)女士告訴我們,賈科梅蒂、德·庫寧等人都從這件習作中找尋靈感,他們並沒有在形式上與羅丹一脈相承,但在如何運用雕塑抓住人體動態的研究中,學習了不少羅丹的理念。

羅丹《行走的人》

左:賈科梅蒂《行走的人》;右:德·庫寧《行走的人》

國博的這次展覽,大致是按照羅丹的生平線索規劃的,他最重要的幾件東西,都放置在展廳中最醒目的位置,《巴爾扎克》和《雨果》就分別佔據了參觀展覽的「要道」,按照正常的路徑參觀,甚至可以看到不止一次,這大概也是策展人別有用心之處了。巴爾扎克是羅丹最崇拜的作家,他去世時,羅丹才十歲,雨果去世時,羅丹的身邊已經有了卡米耶·克洛代爾。

《巴爾扎克》是他一生中爭議最大的作品,甚至釀成了轟動法國社會的「巴爾扎克事件」。1891年,當時的法國作協主席左拉提議羅丹為巴爾扎克塑像,以紀念1899年偉人誕辰100周年,羅丹當仁不讓的接下了這個任務,然而,無緣親見本人為肖像的塑造帶來了很大困難。他只能參考戈蒂耶、龔古爾兄弟等人的文字描述,納達爾的攝影資料,以及前輩藝術家所做的肖像,來構思巴爾扎克具體的相貌。他還甚至帶著卡米耶跑到作家的家鄉,試圖找到與偉人相貌相似的模特,結果還真得償所願。他以一個青年屠夫為模特,創作了20來件習作,其中有裸體的,也有穿衣的。他們還在那裡僥倖找到了一個保留著巴爾扎克衣服尺碼的老裁縫,隨即請他依此做了一件長袍。羅丹把它浸在石膏漿裡面,細緻地研究衣服的肌理和褶皺,這成了後來創作的一個關鍵。

巴爾扎克其貌不揚、身材臃腫,但他「臃腫的身體充滿內涵而且舉重若輕」,他經常每天有十幾個小時來寫作,深夜品著濃咖啡、披著睡袍在屋內踱步沉思。羅丹選擇的就是這樣的形象,寬大的長袍裹住全身,修正了作家原本短粗身材給人的印象,反而顯得氣宇不凡。

在創作中途的時候,作家協會專門造訪羅丹的工作室,對羅丹的構思驚訝不已,第二天報紙上說:「我們看到了一個業餘的拳擊手。」他們還對羅丹的進度很不滿意,但延期一年後,羅丹還未交稿,直到1898年,《巴爾扎克》在法國美協的沙龍中展出,頓時報紙雜誌上什麼揶揄的評論都有:雪人、企鵝、海豹、煤袋、醜八怪、穿著麻袋的癩蛤蟆,法國媒體的想像力和敬業精神都值得敬佩。作家協會也發表聲明表示遺憾,並且不承認這是一件巴爾扎克的塑像。羅丹受到很大打擊,他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信中說:「現在我已年邁,無力為我的藝術辯護,而我的藝術是真摯的,這就是它自身的答辯……如果真理應該滅絕,那麼後代就會把我的《巴爾扎克》砸成碎片;如果真理不該死亡,那麼我對你們的預言:我的雕像終將立於不敗之地。」

展廳中的《巴爾扎克》和《雨果》

羅丹在世時就已是眾人膜拜的偶像,若只論身前的盛名,現代雕塑家中,無一人可以和他相較。同時代的人把他塑成神話、巨人,甚至說成是米開朗琪羅在法國的轉世。1900年,世紀之交,巴黎再辦世界博覽會,從1855年算起,這已經是巴黎第五次舉辦,羅丹在博覽會展場之外阿爾瑪廣場獨辟出一片場地,辦了一次個人展覽。百餘年前,世博會作為各國比拼工業、文化、科技實力的盛事,比今日受重視、矚目得多,對藝術家而言,如此近乎「萬國來朝」的機會比多少年度沙龍展覽還顯重要。從那時起到1917年羅丹逝世,在所有稍具國際視野的人都知道羅丹,都知道他代表了這個時代藝術成就的巔峰,他是一個活著的紀念碑。

羅丹死後,這股熱潮卻消退下來,與梵高身前燃盡生命,身後卻暴得大名的傳奇恰恰相反。現代雕塑的發展路徑走出了羅丹鑄造的人性溫熱與浪漫情懷,走向單純的結構、機械、運動甚至觀念。直到20世紀50年代,學者們重新又把他推上神壇,羅丹是貝尼尼之後「第一個全球知名的雕塑家」、「第一個天才雕塑家」,每一本厚厚的藝術通史里都用不一樣的文字,說著同樣的意思。(本文轉載自2014年11月30日「三聯生活周刊」微信,標題有改動)

溫馨提示:ART藝術共賞轉載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後台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我們希望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與您共同維護互聯網的良好生態,謝謝.

歡迎加入ART藝術收藏交流群,

由編輯邀請入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藝術共賞 的精彩文章:

好空靈俊逸的山水!美不勝收!
中國50座名山的雪後容貌,美到無法想像!

TAG:ART藝術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