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這種病患兒已突破千萬,常見於學齡期兒童,卻易被忽略

這種病患兒已突破千萬,常見於學齡期兒童,卻易被忽略

文/笑雪

多動症,全稱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是一種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其中以學齡期兒童的發病率最高,甚至高達3%到5%,據粗略估計,我國約有1461-1979萬的多動症患兒,即將突破兩千萬,其中男孩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女孩,男女比例為3:1左右。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下同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有什麼表現?

多動症是學齡兒童中常見的行為障礙問題,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行為,具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注意缺陷為主型,主要表現有: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易走神分心,跟他說話明顯發現他心不在焉,做事粗心馬虎,迴避用腦,丟三落四等。

有人這樣形容注意缺陷為主的多動症孩子:讓孩子去洗手,孩子打開水龍頭,然後被洗手液吸引,開始玩洗手液,然後又被泡泡吸引,然後開始玩水槍泡泡,玩著又發現洗澡玩具,於是又開始玩起了玩具,就這樣,讓他洗個手,如果不干涉的話,他30分鐘都洗不完。

再例如掃地,掃出來一個玩具,接著就開始玩起了玩具,發現玩具上別著一支筆,於是又拿起筆去畫畫,沒畫完又看到一本書,於是開始看書。

2、多動衝動為主型,主要表現有:過分好動,上課時坐不住動來動去,小動作多,話多,愛插話,不能排隊,難以等待等。

例如幼兒園小朋友排隊領玩具,多動衝動型多動症孩子就排不了隊伍,因為他無法接受還需要等待的這個過程,他需要馬上排到馬上領到。

3、以上兩種情況都有的屬於混合型。

多動症為什麼會被忽略?

1、多動症是一個慢性發展的過程。

多動症不像我們平時生活中遇到的感冒發燒等,癥狀明顯,對症下藥好的也快,多動症會持續多年,甚至終身存在。據研究發現,約70%的患兒癥狀會持續到青春期,30%的患兒癥狀會持續終身。由於其表現過程比較緩慢,於是就難以引起重視。

2、人們的舊思想導致,不承認多動症的存在。

很多家長都覺得,我的孩子在家裡表現的很正常啊,最多就是好動一點而已,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於是就忽略了診治的最佳時機,等到孩子上了小學,才發現自己怎麼經常被老師投訴,例如孩子在課堂上說話、孩子坐不住、孩子影響別的同學聽課以及注意力遊離,不知道老師或者家長在講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再去醫院查,確診多動症,終於才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早點重視起來。

3、主觀認為多動症大了後會自然好。

其實答案是否定的。多動症的孩子大概1/3進入青春期後癥狀會自然緩解,1/3在進入成年期後癥狀會自然緩解,仍有1/3的孩子ADHD癥狀會一直持續到成人期。而且,這裡只是說的「癥狀緩解」,而不是治癒。

表面看上去,這個孩子長大後能夠坐得住、不亂跑,但是他在行為自控能力、情緒調節能力等方面比同齡人還是要差的。

總之,如果覺得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最好儘早治療,據實驗觀察多動症如果在幼年時不加干涉,只會逐年嚴重,將來面臨學業失敗或者輟學的風險更大,並且容易出現各種行為間題,例如成年期反社會人格障礙和違法犯罪的風險也可能會有所增加。

(笑雪有話說:關於多動症如何治療等其他問題,後續會繼續跟進發文。)

小討論:你身邊有多動症的孩子或者疑似多動症的孩子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雪育兒思考 的精彩文章:

懷孕時,三類物質需多吃、兩類要少吃,影響胎兒大腦發育

TAG:笑雪育兒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