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智庫學者看兩會: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仍巨大

德國智庫學者看兩會: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仍巨大

如何看待中國日前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6.5%」這一目標?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前景如何?位於柏林的文明對話研究所(DOC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總監、經濟學家弗拉基米爾·波波夫(Vladimir Popov)教授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經濟仍然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至少在未來二十年,中國仍然有潛力保持強勁增長」。

中新社報道,在波波夫看來,中國經濟增速近年來放緩,很大程度上並非受到客觀環境因素的制約,而更多是因為中國自身主動調整經濟結構,實施轉型升級。

波波夫指出,中國大陸與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不同之處在於,這些經濟體往往是在人均GDP達到美國的60%至70%時,出現了增速減慢的現象,而中國目前人均GDP剛剛發展到美國的20%至25%,這是因為中國開始主動轉變原有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為內需拉動型模式。「因此,依據過往的經驗,中國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經濟發展空間」。

德國智庫學者看兩會: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仍巨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為弗拉基米爾·波波夫。

對於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走過的經濟發展歷程,波波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他看來,從中國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平均在10%左右,這無疑已是一項經濟奇蹟。同時,中國的發展模式也給很多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

「中國仍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關鍵在於如何充分釋放這些潛力。」波波夫認為,中國在這方面已比大多數國家做得更好、更成功,「即便6%的年增長率也是那些處於相似發展階段的其它國家難以企及的。縱觀全球,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達到6%以上的經濟增速,而至於多年保持10%的增速,除了中國外沒有哪個國家曾經做到這一點。

「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會經常停下來,檢查自己的經濟政策是否真正起作用,是否真正適合中國經濟發展。」展望中國未來發展,波波夫充滿樂觀。他認為中國可以實現至少二十年的強勁增長,並最終實現現代化強國目標。

弗拉基米爾·波波夫所在的文明對話研究所是一家總部位於柏林的獨立智庫,於2016年正式創立,目前在莫斯科和維也納設有辦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義大利華人街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價值30萬歐元近10萬件中國貨物被悉數沒收
法國線纜被盜約6800戶家庭斷網

TAG:義大利華人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