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孩子大了,拒絕跟父母交流,心理諮詢師咋處理

孩子大了,拒絕跟父母交流,心理諮詢師咋處理

原創: 王鏡清

作為父母的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與人溝通?

不管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大學畢業剛邁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內心都是需要被理解的,當孩子不能打開心扉與父母以及其他人溝通,他可能面臨一些挑戰,是我們所沒有察覺的。

孩子大了,拒絕跟父母交流,心理諮詢師咋處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上周日,我們在自己的新場地(中禾廣場B座513號房間),舉辦了第一場公益心理工作坊,講課老師是有著十多年專業心理諮詢經驗的王金現老師。

工作坊上,一位媽媽提問「如何教育小孩」的問題,剛好在場的一位男士學員,他帥氣的兒子中途來到課程,與這位男士學員充當了這次工作坊的親子個案。

王老師引導這對父子,用薩提亞流派的幾組雕塑動作「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一致性」,來呈現他們兩個在現實中的互動,並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當拋開具體的故事,只用雕塑動作來呈現其中的互動模式時,在場的學員們發現,雖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其中所包含的互動模式,確是如此的相似相通!

帥氣的年輕男孩,之所以充當這次孩子一方的個案,是因為他很想知道,他很少表達、什麼都悶在心裡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經過簡短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在男孩的成長經歷里,他有一個熱愛提建議的爸爸,爸爸很愛他,他看起來也和爸爸有著不錯的父子關係,但是他就是不習慣在公共場合交談,私下也很少跟爸爸交談。

當探索背後的原因時,男孩發現,自己是一個對別人的標準多、對自己的標準更多的人,所以一開口就覺得累,彷彿有很多聲音會跳出來挑剔他這也做的不好、那也做的不對。為了避免出錯,他養成了一個減少說話的模式。他對應的薩提亞雕塑動作是:用手指責自己,而且一雙手還不夠,現場許多學員幫助充當扮演他內在的條條框框的聲音,紛紛都站起來指責他。

老師問他:「你的感受是什麼?」

「焦慮,憤怒,抗拒」。

「這個時候,你會做什麼?」老師又轉身問男孩的爸爸:「用雕塑的動作呈現。」

男生的爸爸也做出指責的動作。

可以想像,即使是一個飽經滄桑的大人,當他內在有這麼多自我指責的聲音時,這也會是一個非常棘手的處境,更何況是孩子呢?他並不能區分這些聲音是來自自己的、還是實際發生在外界的,這種情況在剛到一個陌生的新環境時尤其明顯,他會充滿警惕、或者敵意,隨時提防著被陌生人討厭、看不慣、甚至是嘲笑。

確實,在之前這位案主男生說出自己的困惑時,以學員身份參加這次工作坊的我笑了,這個笑聲當時被他處理為惡意的,他隨即大聲問:「有什麼好笑的!」其實那個當下,我是笑的很開心的,因為我與他有共鳴。

回到這個內在有很多自我指責的聲音的處境上來,當一個孩子處於這種緊繃的狀態時,他其實是很難自如地表達自己,或者騰出精力去專註學習、做事,而他的父母如果這時候只是一味地因為孩子的表現不如意而指責他,那對於這個孩子而言,這個處境可謂是雪上加霜了。

「這時候你願意跟你父親溝通嗎?」老師問男孩。

「不!」

「這就是很多時候,孩子拒絕跟父母溝通的原因。」老師一邊看著大家,一邊說道。

「那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有學員問道。

「這個時候,你嘗試對你父親做出這個動作,」老師示意男孩將一隻手放在胸口,一隻手做出拒絕的動作。「現在你感覺如何?」

男孩感受了一下,認真地回答道:「安全。」

「是的。」老師注視著男孩,不再言語,讓這股感受靜靜地流通一會兒。

孩子大了,拒絕跟父母交流,心理諮詢師咋處理

這時候,參加了這次工作坊的我舉手提問:「那如果孩子對父母做出拒絕的動作,激起了父母更大的憤怒,該怎麼辦呢?」

老師坐了下來,彎腰拿茶杯,喝了一口茶,沉默了幾秒,說道:「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非常好。」

然後他站起來,問男孩的父親:「當你兒子對你做出這個(拒絕的)動作時,你是什麼感受?」

男孩的父親回答:「我當下是和平的,因為我對兒子產生了一份理解。」

「那麼以前在生活中呢?」

「在生活中,我當然是暴跳如雷呀!」這時候,男孩的父親在老師的協助下找來一把椅子,他的薩提亞雕塑動作是站在椅子上指責自己的兒子。

老師問男孩:「這時你的感受如何?」

男孩退後了一步,坐倒在椅子上,左右看了一下,苦笑道:「我有點hold不住……」

我也笑了,真的是hold不住父母這樣大發雷霆呀!就算表面可以死扛,內心深處早就哆嗦顫抖了……

老師說:「現在,你一隻手保持拒絕的動作,另一手嘗試向你爸爸敞開(具體的動作是,友好地將手伸向對方,身心一致地接受和邀請,手心朝上)。這個動作的含義是,我拒絕你的要求,但是接受你的好意。因為你要看到,當你爸爸對你做出指責的動作時,他還有個潛在的動機,是關心你。當你拒絕他的建議時,你也告訴他,我收到你的關心了,我邀請你看到我的理由。這個時候,你想要怎樣——」老師問男孩的父親。

這位父親從椅子上下來了。

「再次加強接受和邀請的部分,把接受和邀請的手放高一點,把指責的手放後、放低一點。」老師對男孩說。男孩按照老師的指示照做。

「你會感覺如何?」老師轉身看向男孩的父親。

「這時我就不想指責他了。」男孩的父親放下了指責的手。

孩子大了,拒絕跟父母交流,心理諮詢師咋處理

我頓時感到唏噓,找到了和父母的相處之道。

這時,老師看著男孩,問:「你看,在這段關係里,其實是誰在掌握主動權?是誰在決定它的發展走勢?」

男孩、以及我自己(在心裡)回答說:「是我。」

「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生命創造者,不管多麼被動的關係里,我們都有選擇權。」在場有個學員精闢地總結道。

這次療愈,不僅幫助父母看到孩子的處境,也幫助孩子看到自己在與父母的關係中能主導的部分。隨著兩代人的共同努力,孩子拒絕溝通的處境,就可以漸漸改善。

這其中的道理,我們容易看懂,」到了工作坊尾聲,有個學員說道:「可是具體到生活細節里,我們就有可能沖昏腦了,放慢不下來速度,覺察力跟不上。所以就特別需要像今天這樣的環境,在這樣的氛圍場域里,大家相互支持,可以把生活里的事,掰開揉碎了地在這裡去覺察、去體驗。

「是的。」老師點頭。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確實如文末這位學員說的那樣,我們需要一個成長小組團體,把我們「知道」的變成一種「體驗」。

借用國民岳父電影里的那句話:

「道理我都懂,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不是你過不好這一生,而是缺乏了「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金現心理學者 的精彩文章:

?愛情受傷了,是你愛無能,還是遇人不淑?
你還有溫柔的能力嗎?

TAG:王金現心理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