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黨唯一一個在解放戰爭中勝多敗少的將軍,卻因拍下桌子被撤職

國民黨唯一一個在解放戰爭中勝多敗少的將軍,卻因拍下桌子被撤職

鍾松將軍是國民黨所有將軍中的佼佼者,他是國民黨軍隊中的一員悍將,曾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是黃埔一期生,打仗異常狡猾,在解放戰爭中屢次擊敗解放軍。如果不是和胡宗南發生矛盾,或許鍾松將軍會在國民黨軍界中佔有一席之地。

鍾松

鍾松,原名鍾雍田,浙江松陽縣人,他早年曾入浙江省立第11師範學校進行學習,後來返鄉又在樟村小學任教。

本來鍾松可以安心的在家鄉教書,奈何此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中華大地軍閥混戰,哪裡還有一處安身之所。在這種情況下,鍾松投筆從戎,開始報考黃埔軍校。1924年,鍾松進入黃埔軍校學習,他和胡宗南成為了同班同學,因為他入校不久就得了傷寒,所以鍾松只好被耽誤了學業,被編為黃埔二期炮兵隊第二區隊學生,最終由黃埔一期轉為黃埔二期生。

鍾松在軍校里刻苦努力,他在軍校中秘密加入了共產黨,又參加了革命軍人同志會。1926年中山艦事件爆發,鍾松退黨加入了國民黨。畢業後,鍾松參加了軍閥混戰和圍剿紅軍的戰鬥,由於其作戰勇敢,所以一路高升,後來則晉陞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師獨立二十旅旅長。抗日戰爭爆發後,鍾松率軍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頗有戰功,又晉陞為國民黨七十六軍少將副軍長。1945年,身為第二軍副軍長的鐘松因為在松山戰役中表現突出,又獲得了第138號青天白日勳章。

鍾松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己打出來的,1945年4月13日,鍾松被任命為國民黨新編第七軍軍長,成為了老同學胡宗南的部下,不久,他又調任為第36軍軍長,率軍攻打延安。

解放戰爭爆發後,鍾松率領36軍參加了進攻延安的戰役,由於敵我力量懸殊,我軍最後撤出了延安。胡宗南遂在報紙上大肆宣傳大敗我軍,引得鍾松極為不滿。1947年7月,彭德懷率兩個縱隊攻打榆林,榆林守將鄧寶珊被包圍,鍾松奉命率領整編36師救援,而彭德懷早已為其準備了口袋。但是,鍾松卻極為狡猾,他放著汽車不做,親自率領兩個旅,帶著三天的乾糧從沙漠中橫叉過來,差點對我軍造成了重大傷亡,要不是彭德懷及時的下令撤退,或許我軍還真有可能會腹背受敵。

後期,彭德懷又試圖對鍾松進行殲滅,然而由於鍾松極度狡猾,最終還是讓他逃脫了。1948年8月8日,胡宗南又上了彭德懷的當,致使國軍損失慘重,而鍾松的三十六旅為了救援國軍,也在戰鬥中損失慘重。8月24日,鍾松憤怒在會議上指責胡宗南瞎指揮,並拍了桌子,胡宗南礙於自己的面子,直接將鍾松撤職。此後,鍾松擔任了閑職,又隨國民黨軍隊敗退台灣。

1961年,鍾松將軍退出現役,在國防部掛了一個虛職養老,七十年代他又到荷蘭居住。1995年3月7日,鍾松最終病逝於荷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新論 的精彩文章:

手下出了兩位元帥,他卻先後四次被希特勒罷免官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三個惡魔,除了希特勒,還有他們兩個

TAG:歷史新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