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有一項很實用的建築技術,如今被國人廢棄,卻受老外熱捧

中國古代有一項很實用的建築技術,如今被國人廢棄,卻受老外熱捧

(導讀部分可略過)我們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擁有著長達5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大國。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我們的先人在其生活中通過不斷地積累他們的所知、所感、所想。而後他們將這些東西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不僅建造了許多物質遺產,而且還匯聚了諸多的文化遺產。

不管是物質遺產,還是文化遺產,它都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觀賞以及傳播價值。文化遺產因其有著可以脫離媒介的性質,使得它能脫離載體就能成功地流傳下來。而對於物質遺產來說,它卻沒有這方面的特性。因此,物質遺產除了本身的物質結構之外,當然還要有造成這種物質結構的技術所在。

而這些技術就好比是古代的榫卯結構,以及木瓦屋子結構等等。正是因為這些技術的流傳,使得我們今人能夠模仿著古人的創造力,打造出現代化的古建築,就好比是影視城。

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中國古代有一項很實用的建築技術,那就是夯土技術。所謂「夯土技術」,就是用黃泥,砂石,沙子攪拌而成的混泥土來建造建築的外牆。而這樣的技術雖然看似很簡單,其實也是有著很高的要求的。這是一項同樣和現在的鋼筋混凝土一樣是個高負荷的作業方式,同樣需要多人幫忙才能把它給打造完成。

要是僅憑一己之力的話,顯然是很難完成的。我們也知道,如今的鋼筋混凝土建造牆體的時候。先是用鋼筋捆綁成一個方形大柱(承重牆)模型,而後再在鋼筋的外圍釘上三合板,之後就從上往下澆築砂石水泥,而後又用棍子將砂石水泥給夯紮實。

使得砂石水泥能夠和鋼筋達成最高的精密度,使得鋼筋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密度狀態。這樣才能發揮出承重牆所具有的稱重能力,使得房屋具有高負荷能力。而古代的夯土技術,其實也類似於今天的鋼筋混凝土建造技術。只不過夯土技術是用來塑造一整面牆體的,而且中間也沒有鋼筋作為骨架。

所以想要讓粘合度不如水泥高的混泥土達到鋼筋混凝土一樣的承重效果,顯然看上去顯得有些不科學。然而,這在我們今人看來不科學的地方,它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

古人不僅憑藉著這種夯土技術建造了土牆,而且還建造出了許多高姿態的建築,令今人瞠目結舌。最著名的事迹,當然就是福建西南一帶的土樓建築了。其中以永定土樓最為壯觀,而永定土樓的牆體呈圓柱形結構。它的牆體是用混泥土來塑造而成的,而後在其間穿插著房梁,從而建成了世界上一大奇觀。

當年,美國人在衛星上看的時候,以為是核反應堆。當到實地考察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是民間的一種建築形式罷了。而鬧出了這樣的烏龍事件之後,永定一帶的土樓就走向了世界,讓世界矚目關注。將中國古代的一大技術也給傳揚開來,使得人們對我們中國古人充滿了無限敬佩之情。

而當老外羨慕之餘,他們也加以研究和製造之後,也懂得了基本的夯土技術。而他們在建造城堡和別墅的時候,就會用上這樣的技術。而夯土技術建造出來的房屋,具有冬暖夏涼,牆體不會出汗的特點。因此,受到老外的熱捧。但反觀我們國內,現在已經進入了現代化時代。

到處都是用鋼筋混凝土來打造建築,而夯土技術卻漸漸地被國人遺忘。這不知道是一種與時俱進,還是說是一種古代技術的缺失。對此,你怎麼看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與本文和本人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很久以前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王爺患了惡疾,眾妃逃之夭夭,侍妾:讓我來伺候,結果成了皇太后
皇帝被大臣逼婚,皇帝:朕還小不想結婚,結果24歲生了8子6女

TAG:很久以前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