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韓登安先生(1905—1976)是浙江現代篆刻史上一位傑出的印人,他以細朱文印,尤其是多字印而聞名,印風矯健清麗,為世所重。本期篆刻篇推出兩浙印人之韓登安專題,展出由家屬提供和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登安先生代表作《毛澤東詩詞》刻石、部分自用印,以及刻贈邵裴子、馬敘倫、沙孟海等友人的印章,共計一百零九方。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韓登安先生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韓登安篆刻毛澤東詩詞》書影

韓登安先生一生創作的印章數量十分驚人,今由其家屬保存的《登安印存》,凡一百四十六冊,自一九二一年(十七歲)至一九七六年(七十二歲)逝世前夕,時間跨度長達五十五年,收入印拓近一萬五千方,令人嘆為觀止。除了《登安印存》外,傳世還有兩部重要的專題印譜,一為《西泠勝跡留痕》,創作於抗戰時期,原石五十一方,今存西泠印社;另一部即為《毛澤東詩詞刻石》,被譽為歷代多字印顛峰之作,影響極大。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沙孟海《登安印存》題辭墨跡 家屬藏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刻石 家屬藏

此印譜創作於一九六二年春至一九六三年夏間,當時或出於節省石料的考慮,除少數為每印刻一首詩詞外,其他多為二首或三首合刻一印,共計二十三方,原石現由其家屬珍藏。這二十三方印章,字數最少一方十六字(《十六字令》),最多如《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均為一百十四字,此外,如《七律·送瘟神》一百十二字,《念奴嬌·崑崙》一百字,《水調歌頭·游泳》九十二字,一般的亦有四五十字,字數之多,在中國篆刻史上堪稱空前絕後之作。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毛澤東詩詞《清平樂·會昌》刻石 家屬藏

登安先生對每方印文都作了精心布局,一絲不苟,雖字數多達百餘,均能做到篆法謹嚴,疏密自然,功力之深,令人嘆服。在給印友馬國權的信中,他曾對多字印的創作經驗有過十分詳細的闡述:

弟刻多字印,頗自矜持,惟恐錯一筆訛一字,牽動全局,追悔莫及,故寫印稿時特別仔細,尤其是每一筆劃的長短上下,穿插的左右上下呼應,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力求字字停勻,方敢落刀。落刀時絕非一氣呵成,若刻朱文則首先將空白處全部初步刻去之,然後逐字逐字整理。一次完成以後,用手指蘸濃墨輕輕抹於印面之上,使每字明顯,作第二次逐字逐字整理。全部完成後,用印泥拓出初樣,逐字細細審查,其有應修改者,用墨筆在拓本上標誌出,然後再作第三次,第四次……修改,期其千妥萬適,或者再請別人審鑒,指出意見,再作修改。刻白文亦大致如此,欲求一次刻成,以弟愚拙認為事實上不可能的事。即或成功,也是粗製濫造的,刻多字印時,或可備一小鏡子,隨時照照看看,大有幫助於字字穩妥與否也。( 馬國權編:《韓登安先生論印尺牘摘抄》,轉引自《青燈籀古集》,浙江古籍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二零一五年十二月第一版,一六八頁。)

據其自述,刻百字左右印,約須一周之功,一日之中,目力也僅可支持五、六小時,創作過程之費力與艱辛,足見一斑。刻多字細朱文印,篆稿已非易事,奏刀更是難上加難,稍有不慎,一字刻誤,就有可能全印告廢,令不少篆刻者頗感棘手,進而望而卻步。對此,韓登安先生在反覆實踐基礎上,獨創一法,先將誤處剜成凹槽形,再用牙醫所用填料調好填滿,約過半小時後,填料即堅固,便可奏刀重刻了,此法頗合實用,可謂他的「獨門秘訣」。( 韓登安述、林乾良撰:《容膝樓印話》,載《印迷叢書》(下卷),西泠印社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第一版,一零八頁。)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一九四七年重陽節留影

王福庵(前排右三)丁輔之(二排右一)

張大千(前排左二)唐醉石(前排左三)

韓登安(前排右二)

《毛主席詩詞刻石》印譜,一九七九年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二零零五年文物出版社又再版重印。七九版最後四方印,實出自學生之手,故再版時,已經刪除,又補入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一方。不過,兩種印譜均只有印拓,原石照片難得一見。此外,家屬處還存有已篆稿,尚未刻竣的印石一方(《七律?送瘟神》),也鮮為外人所知,今一併展出,足饗廣大篆刻藝術愛好者。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一九四八年春節

全家合影於西泠印社漢三老石室

本期收錄由家屬提供的韓登安先生自用印二十七方。據其哲嗣經世先生告之,目前家屬所藏自用印總數大約有近二百方之多,其中以他的名字、別號、里居、齋號印居多。先生原名競,其父因服膺嚴復《天演論》中「物競天擇」一說,故易此名,又字仲諍,號登安,中年後,始以號行。所刻自用閑章中有「登東皋以舒嘯,審容膝之易安」、「登高能賦,安步當車 」二印,蓋藏其名也。其他別號有阿登、安雅、安華、本翁、登庵、飲禪、富家山民、印農、小章、無待居士、登叟、含凈、阿素、西泠印人、仙宅舊農、率翁等,齋號有汝齋、耿齋、容膝樓、玉梅花庵、物芸齋、青燈籀古庵等,這些字型大小、齋號,也大多見於其自用印中。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韓登安篆書「寒研青鐙籀古盦 」匾額 家屬藏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自用印 寒研青鐙籀古盦 家屬藏

登安先生一生為友人刻印無數,從《登安印存》中留存的印拓來看,他曾為近代政治人物如蔣經國、李濟深、陳叔通、朱家驊、黃紹竑、黃源;著名學者如邵裴子、馬一浮、張宗祥、茅以升、夏承燾、施蟄存、陳伯衡、王伯敏;藝苑前輩及同仁如張大千、余紹宋、唐雲、陸維釗、豐子愷、錢君匋、陸儼少、李可染、沈尹默、汪亞塵、吳湖帆、江寒汀、華君武、程十發、阮性山、葉為銘、丁輔之、方介堪、申石伽、高野侯、馬定祥、王福庵、沙孟海;學生弟子如馬國權、茅大容、余正、林乾良、章國霖等刻過印章,其中刻印數量最多的當屬邵裴子(1884—1968)。邵裴子先生與登安先生交誼深厚。一九五六年,當時先生失業在家,生活陷入困頓,邵氏曾施出援手,經其推薦,受聘擔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直至逝世。邵裴子自用印後大多捐贈浙江省博物館,共計有二百多方,其中出自韓登安之手的有五十二方,遠較其他名家為多。據學生章國霖回憶,登安先生曾親口對他說過:「邵先生對印極有研究,故不易對付」,因而,這批印章大多屬於精心之作。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邵裴子藏書記 朱文印 浙江省博物館藏

韓登安先生與沙孟海先生之間的友誼,堪稱現代文人交往的一段佳話。沙孟海先生早在一九一八年客居杭州時,便與韓登安相識,兩人曾同寓一室,又同癖金石,有切磋研討之雅。一九四九年,經韓登安推薦,沙孟海加入西泠印社。據韓經世先生回憶,沙老晚年每回提及登安先生,便會無限惆悵地說到:「你父親去世的太早了,可惜啊……」文革結束後,經世從黑龍江插隊回到杭州,工作一時沒有著落,沙老十分操心,在工作、生活上對他頗多照顧,視同己出。在沙孟海捐贈浙江省博物館的自用印中,有一方「孟海」朱文印以及沙夫人包稚頤的自用印,即出自韓登安之手。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一九五六年韓登安先生全家合影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孟海 朱文印 浙江省博物館藏

韓登安還曾為當時不少單位刻過公章,如一九六三年七月,曾為浙博刻有「浙江博物館藏」象牙朱文印。一九五五年,曾為南京圖書館刻有「南京圖書館整理舊籍章」朱文印,今家屬處存有當年刻印收據兩張,可一窺上世紀五十年代篆刻家的生存處境與潤例行情。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浙江博物館藏 朱文印 浙江省博物館藏

本期還展出了韓登安先生的兩種重要印學著作——《作篆通假校補》和《明清印篆選錄》稿本。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作篆通假校補》稿本書影 家屬藏

《作篆通假校補》五卷,王福庵原著,後經登安先生校勘並增補,稿本中硃筆所作,皆為其增補的內容,合計四千四百四十九字,篇幅遠溢於前。馬國權先生曾言,後世「作篆治印者於後起之字每感棘手,從今體雖無不可,然每畏人詬為昧於文字之源,得此《作篆通假》,則喜獲津逮矣。」此書稿為家屬珍藏,近年已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影印出版。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明清印篆選錄》稿本書影 家屬藏

另有一種《明清印篆選錄》未刊手稿,可謂凝聚了他畢生的心血。此稿選取明清以來印人五十家,始於文彭,迄於王福庵,每家作品,均經登安先生仔細審核真偽,去蕪存精,除少數印字用原拓印蛻剪貼外,多數系用薄紙親手描摹,極為費時費力。他自二十歲開始收集材料,至一九六六年,歷時四十多年,已編成十二卷,初具雛形,但在文革期間書稿被抄沒,直到八十年代初,歷盡周折,才發還家屬。全書卷帙浩繁,摹寫精湛,資料珍罕,無疑是一部十分有價值的篆刻工具書。希望能早日完整影印出版,以饋印林。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一九六三年張魯庵先生藏品捐贈清點現場

(前排右一韓登安)

「百年浙派獨嶙峋,丁蔣奚黃筆有神。晚出如君軼儕偶,漢碑秦璽溯源真。」這是清末民初杭州籍金石家吳士鑒題《登安印存》詩句。作為浙派篆刻的後勁名家,韓登安先生在現代篆刻史上的地位,已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但世論皆以其印為第一,其書畫實亦足傳,尤其是玉筋篆一路書法作品,時評為「並世難與其匹」。囿於本期以先生篆刻藝術作為選題範圍,故不容全面展開介紹,特選展了若干件由家屬提供的書畫作品,以示其身兼眾長,藝術成就全面之一斑。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韓登安先生曾長期擔任西泠印社總幹事一職,在印社最為困難的時期,含辛茹苦、慘澹維持,為西泠印社的存繼與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這更是值得我們後人永遠感懷與銘記的。

印人韓登安篆刻專題

▲ 一九六三年西泠印社六十大慶合影

馬一浮(前排左四)張宗祥(前排左五)

沈尹默(前排左三)沙孟海(中排右二)

韓登安(後排右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