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核爆廣島最後飛行員去世 服役參與投彈任務近60次

美核爆廣島最後飛行員去世 服役參與投彈任務近60次

范柯克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曾表達對原子彈和戰爭的厭惡,但堅持認為對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決定正確,他服役生涯參與的投彈任務接近60次,在廣島上空執行的一次投彈任務則將他載入史冊。

美核爆廣島最後飛行員去世 服役參與投彈任務近60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范柯克當年參加戰前準備會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執行日本廣島原子彈投彈的任務組最後一名在世成員西奧多·范柯克在美國去世,終年93歲。范柯克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曾表達對原子彈和戰爭的厭惡,但堅持認為對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決定正確,因為這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投降,從長期角度看是「挽救生命」。

范柯克的兒子湯姆·范柯克證實,這位老人28日因自然原因在喬治亞州石山的住所中去世。家人定於8月5日在家鄉賓夕法尼亞州諾森伯蘭舉行葬禮,將范柯克安葬在他已故妻子的墓碑旁。

范柯克服役生涯參與的投彈任務接近60次,但在廣島上空執行的一次投彈任務則將他載入史冊。

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型轟炸機「伊諾拉·蓋伊」到廣島上空執行特別投彈任務。機上成員中,時年24歲的范柯克負責導航,與其他11名空軍成員協作投彈。

轟炸機在廣島投下一顆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截至當年年底,廣島市因原子彈爆炸死亡的人數大約為14萬人,超過全市35萬人口的三分之一。3天後,美軍在日本長崎市投下代號「胖子」的原子彈,造成約8萬人死亡。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一投」進史冊

范柯克退役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對外界講述那次任務。2005年,他接受美聯社記者採訪時描述了投彈前後經歷。

他說,那次任務完成得非常圓滿。他當時負責在夜幕中將轟炸機導航至指定位置,實際到達時間只比計劃晚了15秒。當轟炸機投下原子彈時,他和其他投彈組成員只想躲過原子彈爆炸的衝擊波。

范柯克回憶,他們當時不知道原子彈爆炸的原理,也不清楚衝擊波是否會將轟炸機「撕成碎片」。於是,他們投彈後開始數數,直到數至第43個數字。他們先前被告知,原子彈應該在投下後第43秒爆炸。

「我想,機上所有人當時都以為這成了一顆啞彈,時間似乎比43秒要長很多。」范柯克說。接著,他看到晃眼的亮光,然後是轟炸機能明顯感受到的一輪衝擊波,以及又一輪衝擊波。

「漫長43秒」

原子彈「挽救生命」

對於美國是否應該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各界爭論延續至今。范柯克認為,戰爭和原子彈都不能解決問題,但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確屬「必要」。

按照范柯克的說法,美國當時還準備對日本本土展開登陸作戰。比起美軍對日本長時間狂轟濫炸以及登陸作戰對雙方帶來的人員傷亡預期,原子彈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決定,「挽救了生命」。

「老實講,我認為使用原子彈從長期講挽救了生命,挽救了不少生命,而絕大多數被挽救的生命是日本人,」范柯克說,原子彈讓他厭惡戰爭,「整個二戰經歷顯示,戰爭沒有解決任何事,原子彈也沒有解決任何事,我個人認為世界上不應該再有原子彈,希望看它們全部被銷毀。」

深藏功與名

二戰結束後,范柯克繼續在軍隊中服役一年,而後進入大學深造,獲得化學工程學位,進入化工巨頭杜邦公司任職,直至1985年退休。

兒子湯姆說,與不少二戰老兵一樣,范柯克很長一段時間不願意提及自己的從軍經歷,直到晚年才開口。

「我甚至不知道他參加過那次任務,直到我10歲時在祖母的閣樓看到一些以前新聞的剪報,」湯姆29日告訴美聯社記者,「我知道,他被視作一名戰爭英雄,但我們只把他看成一個偉大的父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探訪黑瞎子島:中國收回半個島後依然低調
關羽之死:他究竟中了哪個人的借刀殺人計

TAG:上官婉婉 |